主页 > 普洱茶的泡法 > 洗茶、润茶、醒茶,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2017年05月21日

洗茶、润茶、醒茶,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平日里饮茶,我们都习惯性地倒掉第一泡,谓之“洗茶”,有人又称这是“醒茶”或“润茶”。

关于洗茶,大多数人认为,“洗茶”是洗泥尘、洗农残,为了可以放心饮用;但现在不少茶艺流程中却把“洗茶”列成一道必经的环节,所以“洗茶”仅仅是“洗干净”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洗茶”的含义可是有很多呢!还有“醒茶”、“润茶”,它们又和“洗茶”是什么关系?快和小懂一起来了解下吧!

洗茶的含义

“洗茶”这件事,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唐宋时期,就因各朝制茶方法不同,“洗茶”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第一煮水沸,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
——陆羽《茶经•五之煮》

如同陆羽所描述,在唐朝时“洗茶”主要表现为烹茶时去掉第一煮时的水沫,因味道不正,怕影响后面的饮用。

到了明代,对“洗茶”有了更详细的表述:

“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
——《茶谱·煎茶四要》

由此可知,此时“洗茶”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为洗去茶叶上的尘垢,二为洗去茶叶的冷气。

现在,《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的解释为:“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这时。“洗茶”又增加了新的含义。

总的来说,“洗茶”一共有三种含义,我们依次了解一下吧:

洗去尘垢、表面杂质——洗茶

由于茶叶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需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可以饮用的团、饼茶(唐宋时茶的样式)或片状散茶(明以后至今的茶的样式),其中偶尔夹杂茶灰、尘埃等物,注入沸水即倒掉,可达到一定的去杂质的作用。盛易祥。

也可以说这个含义的“洗茶”,是从清洁卫生的角度而进行的,与喝茶前要先烫杯是同一个道理。

洗去茶叶冷气——醒茶

茶叶的冷气是指什么呢?茶叶在制成后,一般不会马上饮用,刚加工完的茶叶火气较大,一般都要将茶叶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饮用。

但经过这一段时间后,火气虽褪,却添冷气,如果存放时间较长,还会有陈气。

并且现在有条件了,我们会将绿茶、铁观音、单丛等茶叶存贮在冰箱中,这更增添了茶叶的生冷之气。

此时如果将茶叶拿来直接沏泡饮用,第一道茶的滋味和香气就不会好,所以先用沸水去掉茶叶的生冷之气,茶叶就像睡醒了一样。

所以,这时的“洗茶”称为“醒茶”,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用沸水“醒茶”,普洱茶还有另一种醒茶方式:

普洱茶醒茶:
生普的醒茶,是指干仓存放了一段时间的茶取出来之后,在喝之前,先放在一个紫砂罐里醒茶一星期左右,道理上和红酒醒酒类似。

熟普醒茶的作用是去除堆味,特别是年份在三年内的,渥堆气比较重。醒茶的方法就是把茶饼整个撬开,放置大概一个星期左右。

但这种醒茶并不是直接让茶暴露在流动的空气环境下,最好将茶包着棉纸放在醒茶罐中。

诱发茶香、茶味——润茶

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会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并且一些外形比较紧结的茶叶,如砖茶、饼茶、沱茶等,我们在洗茶的时候,会稍微让茶泡一会,这样可以让茶稍微解块,在下一次冲泡的时候快速出味。

这时“洗茶”是为了温润干茶,达到诱发茶香、茶味的目的,也就称为“润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洗”哦!

例如品质较高的绿茶、黄茶、红茶,由于芽叶细嫩,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洗茶损失了大量营养物质,影响茶叶滋味,不建议洗茶;

还有高品质的岩茶,第一泡我们称为还魂汤,也不建议倒掉。

如今,茶叶加工制作的卫生情况已经有了更大改善,“洗茶”不仅仅是洗干净,更多的意义在于“润茶”、“醒茶”,只不过我们口头上已经习惯称呼这个步骤为“洗茶”啦!
 120411123240cee6e7ee075aaa.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