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娇爷的傲慢与偏见------昔归
2017年05月21日

娇爷的傲慢与偏见------昔归

说了那么多昔归的坏话,这次,我终于要卖昔归了。真真应了那句话,纵有千般不是,与你亲,便样样入眼……

何为昔归------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昔归出生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绑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而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直至澜沧江边,山脚便是昔归渡口(原嘎里古渡)。土壤主要是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和象明的曼松、倚邦比较像,和刮风寨的紫红壤也比较接近。

昔归位于忙麓山东面

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在以前,当然说的是两个地方,后来,1970年实行集村运动,忙麓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了昔归村居住,因此,现在讲的忙麓山就是昔归了。
昔归的茶树和邦东乡大多数茶树一样,基本以藤条状为主,很多茶友以为那是一个品种,殊不知,那只是老百姓的一种茶树驯养方式。

老班章的古茶树在齐肩的地方发蓬

比如在布朗山地区,当地古茶树基本在一米二左右的样子就开始发枝发篷了,而易武茶区,很多茶树从根部就开始发枝发篷,那是因为布朗山地区少数民族身高不高,在很多年前,他们的祖先种茶的时候,基本在茶树长到刚好适合采摘的高度就会把尖头砍断,让它往两边长。而年易武地区的老百姓则习惯让茶树从小就发篷发枝,但却不会人为限制其高度。

易武片区矮化过的古茶树从砍过的地方就开始发蓬发枝

昔归那边的茶农则习惯修理老叶,茶树要进行光合作用自然要向尖端再发新叶,时间一长,茶树树枝自然形成了细软的条状……

长期驯化形成的藤条状枝条

初遇------当时只道是寻常

第一次接触昔归应该是11年的时候,当时只被它的名字吸引,我曰东归,我心西悲,总觉得昔归有种苍劲的悲剧色彩,空旷而悠远,亘古不变。一直听人讲昔归是临沧班章,过去喝的少,差点就信了。现在想想,如果硬要把昔归和班章扯到一起,那只能说,价格倒是蛮像的。后来,因为进水楼台的关系,我便被曼糯勾搭了去,之后,昔归于我,便成了浅浅的回忆。


娇爷与昔归古茶树林的初遇

一直跟茶友说,买昔归不如买曼糯,一方面着实爱着曼糯的风韵,猪油朦了心,另一方面,之前,还真没有遇到好的昔归。不过,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任何一个产区,只要出了名,各路冒名顶替的,以次充好的,各种流言蜚语,各种轻言不削自然是有的,我当然也不免落入俗套。

回首------相见欢

在感性又有失偏颇的言论发表后,我终归是要给大家一个交代的。思凡常说(其实是冯仑),钱是最聪明的,此言不虚。但我要补一句,人也不傻,只在于愿不愿意……在我看来,从口感滋味上论说曼糯和昔归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昔归没有曼糯闷骚而曼糯又没有昔归鲜甜!两者从叶底到汤水到挂杯,都无不令人倾倒。但有意思的是,茶王树叶底里的那种鲜甜感和奶香,昔归同样有,而且,越到中后段,那种鲜甜就愈发明显。就像童年时候偷吃的麦乳精,而且,一定要是偷吃的那种,冒着被爸妈发现的风险,小心翼翼地打开罐子,只要一点点,幸福就被打开了……当然,作为一饼合格又纯粹的茶,昔归的苦底肯定是有的。但这种苦又不同于曼糯的苦,曼糯的苦要更硬朗一些,而昔归要更细软一点,这点应该和土质不同有很大关系,昔归的赤红壤本来就偏易武,倚邦的风格,就连困鹿山也是那一路的,而曼糯则比较像布朗的黄壤,所以,更偏硬朗而凛冽。喝起来容易觉得昔归甜中带苦,而不是曼糯的苦中带甜…
古人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话不对,在我们喝茶人的圈子里,如果已经买了熊掌,吃到了它的闷骚,那就一定要再买点鱼,试试它的鲜甜!从来佳茗似佳人,自从遇到了茶鲜森,恭喜大家在一夫一妻的中国,也能后宫佳丽三千……

上次我在南澜掌的秒杀里说昔归是一个卖弄风骚(诗韵和风情)的江边小浪仔,但价格却直逼班章。当时,很多同行都转发了我的这段话,也不知道大家认同的是哪点~哈哈
昔归可以算是临沧地区高香型茶叶的代表,但因为我个人一直念着和曼糯的旧情,所以从没正眼看过他,这次,说他好,其实也是想悔过自新,争做一位客观公正的小仙女~
口感品鉴
千呼万唤始出来表现的是他的架子。但一出场确名不虚传,不愧是传说中的香魁。从叶底到汤水到挂杯,无不令人倾倒。
有意思的是,茶王树叶底里的鲜甜感和奶香,昔归同样有,那种鲜甜。就像童年时候偷吃的麦乳精,苦底有,苦的里面又是甜…正好三年的存放,汤水顺滑饱满,生津回甘和涩感都平衡得很好,越是泡到后面,越是鲜甜。说来也怪,现在吃东西,越来越不接受味精,可能是因为这样得茶喝多了的缘故,总感觉你要得东西,茶里都有,并且越是自然越是清新!
之前我也一直说昔归很像曼糯,可认真喝来,区别确实很大,希望大家能喜欢!
 10503551_235358779000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