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280万买断一户茶农的老班章,这就是“摘果实的跨界”!
2017年05月21日

280万买断一户茶农的老班章,这就是“摘果实的跨界”!

今春,云南各大山头原料“涨”声一片,有着“茶中王者”之誉的老班章更是炙手可热。据闻,老班章一户茶农仅有的400余公斤春茶被某地产公司悉数买断,以单价7000元/公斤收购价计,货值已超过280万元。买家绕过茶企与茶农直接发生关系,这种“摘果实的跨界”让大大小小以山头纯料为生的茶企情何以堪?

“摘果实的跨界”,是勐海一位茶企老板的说法。事实上,跨界早已发生,只是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而已。多年来,云南普洱茶经历了老茶、山头纯料、古树茶、单株等各种概念炒作。兴风作浪的是终端资本,夹杂其间的大小茶企则大多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消费终端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尤其对于山头纯料来说,只要收到了价格合适的毛茶,变作成品哪有难度可言?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几年会出现“山头热、终端冷”的现象。“山头热”是发烧友、玩家的零散采购,催热了山头茶价;“终端冷”则是传统茶企层层加码、照顾中间商利益模式的式微。盛易祥。

市场需求始终存在,并有可能不断扩大。地产公司可以“跨界”抢收老班章原料,有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均可“跨界”。占尽地利优势的茶企,如果没有能力垄断山头原料,被“摘果实”是分分钟的事情,怪谁去?

退一步讲,即使茶企采购到了老班章这样的热点山头原料,以保守估计的7000元/公斤原料成本,成品定价多少才能维持合理的利润水平?而且,如果成品短时间内无法流通变现,库存压力也是多数中小茶企无法承受的。这也正是当前诸多茶企纠结于“做与不做”山头纯料的矛盾根源所在。

说地产公司“摘果实的跨界”,也许并不恰当。果实就在那里,好东西本来稀缺。有实力的尽管摘去,没实力的只能看着,“毁灭你,与你无关”。

大大小小的茶企,如果仅盯着那些资源有限的山头纯料,想脱颖而出几乎是不可能的。说到底,茶企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摘自己的果实,而不是被别人摘了果实。(本文转自老茶鬼,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7czn15.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