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我所了解的邦东古树普洱茶(2)
2017年05月21日

我所了解的邦东古树普洱茶(2)

集合上面引用的邦东茶区专业资料,我再补充若干私货资料并归纳如下,希望给对邦东茶区有兴趣的茶油一些重要的参考信息:

1、邦东茶区的古树(大树茶)产量较为可观,根据12年政府统计邦东茶区5个整古茶区域毛茶产量达到了335吨。

注释:这个产量当然不是纯大树茶,有部分小树茶估计占2成,另外当然也包括了夏茶,邦东茶区夏茶普遍采摘。

与邦东茶区可以对比的一个茶区是勐海县的布朗乡,年毛茶产量将近600吨,而布朗乡的台地茶比例较高,所以纯大树茶的产量,邦东茶区与布朗茶区是相当接近的。

我喜欢的几种邦东茶:

1、忙麓山茶(昔归茶),真正的昔归茶年产量在8吨左右,春茶约3.5吨,多为古树,近年种植了一些小树,但是由于太干燥,成活率不高,成活后生长也较慢,多数还不能采摘,只有部分小树可以采摘。目前估算小树产量只有昔归茶总产量的5%左右。所以即使大小树混卖一个价,目前昔归茶古树的纯度还是相当高,从这点来看,昔归茶完胜老班章。

这个较客观数据说明真正的昔归茶还是有一定的量的,并不像众多茶商和大师们口里昔归茶产量很低,只有1吨左右,当地政府送礼用途都不够之类。

另外昔归村还出产非忙麓山茶4吨左右。

说到昔归茶树和邦东茶树的真实树龄,其实一直是个悬疑,前面提到:临翔区所有的茶树品种中以邦东乡曼岗村大箐的一株茶树为最,但由于管理不当,于上世纪90年代夭折,树龄约250多年,1994年出版的《临沧县志》有记载。

但是茶业协会的朋友们通过其他研究方法认为这个94年县志撰写时缺乏充分的史料查阅,存在很大缺陷。

从清史稿可以查到与邦东大规模种植茶树有关的历史事件:明洪武年间1385-1415腾冲土司与普洱景东土司的战争;

在昔归村调研近百岁老人,都无人知道是哪一代人种植,老人只知道小时候树就这么大了。

2、那罕茶

传统的那罕茶产于曼岗村那罕社,是曼岗村的一个小社,地处邦东至云县等地的茶马古道的旁边,茶园基本以树龄在100-200年之间大树茶为主,传统的那罕茶区主要分三片:

那罕大沟片区,这一片区产量约占那罕茶的2/5;

那罕和小曼岗交界处,产量也略占2/5,这一片全都是百年以上的老茶树;

下那罕和其他片区的零星茶树产量约占1/5。

传统的那罕茶区毛茶年产量6吨左右,春茶约2.5吨,基本无小树。那罕茶在08年左右被茶商和茶人们挖掘了出来,到10年那罕茶在一定规模圈子已经出名。所以从11年开始就有聪明的茶农、茶头、茶商把附近的小曼岗茶混入其中。到了12年的时候那罕需求急增,当地人太聪明了,茶农和茶商达成统一阵线,正式把相连的小曼岗茶地也纳入那罕茶区。这个新那罕区域(小曼岗区域)年产量在7吨左右,那罕茶成功扩容。

3、和平村的丫口茶区,丫口紫茎茶

丫口这个片区茶园生态极佳,茶树保护情况较好,基本都是百年以上的老茶树,丫口的茶叶以香甜见长,丫口变异的紫茎茶的香气更加突出,与其他茶区的紫茶相比,很有特色。

邦东补漏:

普洱茶跟紧压茶有密切的关系,普洱茶的转化跟紧压有直接而复杂的关系。

在紧压茶的各种形态里面,有种团茶,是邦东昔归一带的传统。一般是半斤250克一个,制作很简单用一块纱布和土碗定型就可。妙处在于团茶的紧压程度刚好在砖头和石磨饼子之间。实在是邦东人民的传统智慧。同样的毛茶做成石磨饼子和团茶,存放下来团茶更佳。就冲着团茶,我爱邦东。

文/老渔
 120411123240cee6e7ee075aaa.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