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苏晓红:我把普洱茶膏带到北京
2017年05月21日

苏晓红:我把普洱茶膏带到北京

清晨六点,苏晓红已然起床,开始熬煮茶膏。熬煮茶膏的普洱茶,早在前一天经过了分筛、装袋等工序。为了熬制出膏,苏晓红需要从清晨,一直熬煮到深夜,期间伴随着不断地搅拌,“茶膏制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熬煮。”

苏晓红,1968年4月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

小时候对茶并没有太多了解的苏晓红,并没有想过自己的后半生,会与茶结缘。虽然内向,却凭着自己爱钻研的一股子韧劲,苏晓红愣是把师傅王美津的手艺学到了家,还将茶膏制作技艺带到了北京,传给了更多的人,“做就要做到最好。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学校,做茶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希望有更多的下一代,可以了解这项技艺。”

爱上普洱深入云南

“成品的普洱茶有方茶、圆茶和饼茶、砖茶、沱茶、茶膏,不论哪种,都是由毛茶加工制作而成。”

“我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小时候,对茶没有太多的概念。真正开始接触茶,是我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1990年,苏晓红从东北农学院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工作。“工作以后,我慢慢开始接触到茉莉花茶、铁观音,后来才慢慢懂得红茶和绿茶的区别。”

进入2000年,越来越懂茶的苏晓红,开始对普洱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我不懂,市场上好坏茶都有,还经常买到假茶。”为了提高对普洱茶的辨别能力,也因为对普洱茶的浓厚兴趣,2006年,苏晓红特意前往云南,学习茶艺。盛易祥。

机缘巧合之下,苏晓红进入了云南新境茶艺学校学习,还因此结识了师傅王美津。“当时普洱茶市场还不像现在这么火爆,茶艺学校也很少。十多天的学习,并不能学到太多东西,但这次学习,引发了我对普洱茶和其背后普洱茶文化的兴趣。”就这样,苏晓红开始频繁往返云南,数次探访云南古茶园,时常跟随在王美津身边讨教和普洱茶有关的问题。2008年,苏晓红拜王美津为师,以云南古六大茶山为主,学习普洱茶和茶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并将该项传统技艺带回了北京。

茶膏最早始于南唐

“制作茶膏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保存和提炼普洱茶的香气、色泽和口感。”

开办茶艺学校之前,王美津曾在云南民族大学任教,对民族茶文化的传承及脉络颇有研究,更跟随权存安学习传统制茶工艺,出版过七八本关于普洱茶的专著,“我是普洱茶膏的第四代传人,茶膏的历史极为久远。”拜王美津为师后,苏晓红如同海绵一般汲取着一切和普洱茶及茶膏有关的知识。

“普洱茶膏制作,就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使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苏晓红说,茶膏最早始于南唐,“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清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上均有茶膏的相关记载。普洱茶进入北京是在清朝以后,多是由云南官员向朝廷进贡。雍正朝时,云贵总督、云南巡抚和贵州巡抚每年进贡一次,贡品以普洱茶和茶膏为主。”

进入民国以后,茶膏的发展几乎断代,“因为八九斤茶,才出一斤膏,很浪费。”苏晓红所传承的普洱茶膏制作技艺,出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彝族乡曼庄茶山的权记号,“权记号的创始人,是彝族人权东保,当时权氏自己加工毛茶、竹筒茶、茶膏等产品,人背马驮到易武、思茅、普洱等茶叶集散地进行销售。他的儿子权存安从10岁开始,跟着父辈学习制茶工艺,运用传统工艺制作七子饼茶、砖茶、茶膏。”

九道工序方能成膏

“虽然经历了明代及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

制作茶膏,从鲜叶采摘开始,一共要历经九道工序。

苏晓红说:“制作普洱茶膏,常采用一芽二叶为原料。鲜叶采摘之后,要进行萎凋,使鲜叶散失一部分水分,这样炒制时才不会断裂,也有助于提高茶叶的香气。接下来是杀青和揉捻,揉捻的原则是嫩叶轻揉,老叶重揉。这之后,将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在熬煮之前,还需要将晒干的茶叶分筛、装袋,再放入铁锅,用热水进行浸泡,提升茶汁浸出率。凝膏是制作茶膏最为重要的环节,需要将茶汤置于锅中煎熬,熬成极浓茶汁至液体呈膏状,收膏后将呈焦糖状态的茶汤盛放到干净器皿中,阴干成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全凭多年来的眼力和经验,必须要恰到好处,做出的茶膏才能胜过普洱茶,“整个过程,至少得五六天时间,茶膏的药用价值很高,浸泡也很方便,泡出的茶汤有一种自然焦香,非常适合携带饮用。”苏晓红介绍说。

如今,为了更好地传播茶文化,传承茶膏制作技艺,苏晓红不仅将普洱茶膏制作技艺带到北京,还创办了茶艺学校和普洱茶膏生产加工基地,“茶文化对个人生活品质有很大的提高。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苏晓红如是说。

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20100328110036341.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