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过很多老板的办公室,有员工上千的大企业,也有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发现无论是什么样规模的公司,老板的办公室一定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几乎所有的中国老板在办公室都是喝茶的。
但是你在大街上,尤其是在商业街或者市中心等地方,几步路就会看到一家咖啡馆。咖啡的流量似乎远远超过茶,但实质上茶叶的利润率远远超过咖啡。
为什么呢?
因为在本质上来讲:咖啡代表的仅仅是一种流行的饮料;茶叶却被赋予了仪式感觉。
中国对茶叶消费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各个企业的老板,尤其是在传统行业摸爬滚打的老板们。
茶的消费场景常常是这样的:
偌大的办公室,精致托盘端上一整套茶具;主人沏茶,顺带亲切的寒暄:
“X总,我这刚进的好茶,您尝尝。”
“那是得看看,这茶壶挺漂亮,哪儿淘的?”
两人端起小茶碗,咂一口,你一言,我一语的就继续聊下去了。
生意就是这么慢慢谈下来的。
至于茶叶品质到底如何?
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不错。
这就是大多数老板们的茶叶消费方式。
咖啡等饮料在中国可以流行、可以占据市场流量的,是因为他们能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去主导、定义咖啡文化。但是对于茶这一领域,其他的饮料很难突破。因为中国的茶文化是很深远的。它的主导和定义,早已在社交行为中定格,你只能服从——这本质上是一个越有钱玩的越出彩的仪式。
这一套仪式不是简单的东施效颦就可以做到的。
中国的茶文化追求的原则就是优雅。一杯茶的产出,不是简单的粉末开水冲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敬茶、闻香等八个步骤,然后才是品茶。
这几个步骤中间又有很多细致的讲究。最主要的就是要雅与美。
这点其他流行的饮料是轻易做不到的。
还有一点,喝茶讲究的是品,是慢。它有足够的留白时间来彼此交流。
在办公室倒上饮料之后,谈几句话就喝一口。几下就喝完了之后,就是满满的尴尬。
“X总,再来一杯?”
“不了不了,喝不动了。”
然后两个人捧着空杯子面面相觑,话题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茶有时候就是气氛的缓和剂,更是话题的切入点。
这就是茶叶最大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方式。
他们或许能分辨出茶叶的基本分类,
但究竟信阳毛尖和其他毛尖有什么不同,谁在乎呢?
他们或许能讲出茶具的基本质地,
但紫砂壶和普通瓷质茶壶有什么区别,谁在乎呢?
即便是最外在的沏茶手法,
他们要的也仅仅是娴熟与看起来的优雅有范儿而已。
要的,仅仅是看起来优雅大气的感觉。
要的,仅仅是有范儿而已。
他们追求的根本不是流行,也不屑去追求流行。
因此,他们大多对咖啡或者其他饮料兴趣不高,因为不够雅致,不够有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