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易武茶区包含什么普洱茶
2017年05月21日

易武茶区包含什么普洱茶

易武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易武的一种茶叶,俗话说,班章王,易武后。意思是说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

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条索黑亮、较长、泡条,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由于矮化和长于山林的特点,山野气韵不同寨子的有所区别。

易武一带最早是古蹼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以后,随着六大茶山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列为贡茶后,内地人大量迁入六大茶山,包括四川人、石屏人等,他们或种茶、或经营茶叶生意,易武、倚邦一带还有大量石屏人的后裔在种茶或经营茶生意,他们乡音不改。麻黑村63户几乎都是石屏后裔,进入麻黑就像到了石屏。

茶叶不仅是易武一带的大宗商品,也是整个云南赖以挣钱的大宗商品,历史上由于茶业的发展,易武曾是中国边疆商业繁荣的小镇,

人们把收集来的茶叶运到香港、印度、老挝、泰国去卖,也有的运到思茅、普洱、下关,再由藏商运到西藏,易武茶业兴盛时有茶庄、商号几十家,每天有五、六百匹骡马、牛帮在易武集散,一系列在普洱茶历史上著名茶庄在易武出现。如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安乐号、乾利贞号、鸿庆号等。

易武茶区包含整个易武乡的产茶区,也包含着过去的慢撒茶山。易武茶区老树茶比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由于茶地分到各家各户,因此要对茶叶产量作出很准确的统计是不可能的,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易武每年老树茶产量在60-70吨。当然随着茶价上升,茶农对茶园管理投入增多,产量已在逐年上升。

在六大茶山中易武区范围内有易武、曼洒两个茶山历来这两个茶由约面积和产量都比其他茶山居多

易武茶山包括麻黑曼洛、易武、易田等四个乡茶区范围东至中老边界,西至易武与象明接壤的小磨移丫口,南至麻芋林,北至过乃河,方圆三百二十一平方公里左右除石灰岩及徒坡峡谷外,到处都有茶园。

易武区范围内的另一个茶山是曼洒茶山(一九八四年易武区分成两个区时划归曼腊区),包括曼洒、曼腊、曼乃、保德(一九八零年从曼乃分出去的新乡)等四个乡。茶园范围东至中老边界,南至过乃河,西至直保河、磨者河,北至杨柳淘河,方圆三零三平方公里左右,除陡峭山峰、峡谷外,到处都有茶园。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茶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七村八寨”,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八寨是指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易武麻黑

挑几个比较独特的我们常见的山头来讲讲,首先是麻黑,麻黑的名气从贡茶开始,麻黑现在也是易武众多山头中古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一个,麻黑村寨就建在森林里,古茶树和森林混生,掩映在森林中,环境非常好。

麻黑的茶树基本是由汉人管理栽培,与易武地区其它少数民族管理的古树滋味略有不同,麻黑所产茶叶叶面宽厚、墨绿,条索紧结、匀整,黑亮超群,香气突出,茶气足,茶汤清明、透亮,是易武特色“香扬水柔”的最典型代表,在易武地区众多山头中独树一帜。

易武高山村

高山村是纯彝族村,高山村的古茶园非常出名,生态环境保持的相当好,高山村的茶树未经矮化,基本属于自然生长,茶树高大,采摘时需搭架攀爬,当地村民对古茶树的保护措施非常到位。

近几年高山村的名声逐渐壮大,进村收原料的茶商很多,高山村当地彝族的制茶工艺在这几年有非常大的提升,加上优质的原料,高山村的古树茶产品走俏,供不应求,火热度在未来几年应会持续上涨。

高山村古树茶特点:当地茶农制作的古树茶条索非常漂亮紧结,完整度好,汤色金黄透亮、密香浓郁持久、滋味悠长、回甘持久、空杯留香,香气极为出色,余韵悠长。

易武落水洞

落水洞被大多数茶友认识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它的成名速度之快简直无可匹敌,仿佛一夕之间就进入了茶友视野,确实近几年市场上打着落水洞旗号的古树茶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落水洞和麻黑村相邻,传说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落水洞的地形比较特殊,四周环山,整个村子如同坐在锅底,村子中央有一口供全村人饮用的井,村子背后有一棵名气极大的茶王树,据说树龄800年左右,许多爱茶人去到易武都一定呀去看看这棵茶王树。盛易祥普洱茶。

落水洞是个汉族村,古茶树分布在寨子背后的森林里,生态环境非常好,随着城市生活的蔓延,这样原始生态的地方越来越受关注,落水洞的茶也逐渐被茶友追捧。

落水洞古树茶品质极佳,尤其春茶,当地茶农纯手工做的春茶条索紧实,外形呈黑灰色,白毫显露,冲泡以后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蜜香馥郁,这一点在易武茶中落水洞显得尤其突出,韵味无穷,汤质醇厚,滋味甘淳鲜润,尤其在后期存储中表现非常好,口感会有较大的提升。

易武曼秀村、三合社村

曼秀村属于麻黑村委会,距离麻黑6公里,距离易武3公里,曼秀村是一个纯汉族村,到麻黑和刮风寨必须经过曼秀村,曼秀村种茶和做茶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以前村子里也建有庙宇,后来拆除了,现在旧址已经改为村民的活动室。

曼秀村的茶是非常典型的易武风格,当地茶农手工制的茶条索黑亮,松紧适度,灰褐色显毫,茶汤金黄,香气高扬,水路细腻,软而不弱,回甘生津持久绵润,蜜香甘冽,品后喉咙极为舒畅。

三合社村古茶园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三合社村是纯彝族村,种茶历史悠久,三合社村古茶园最大的特点是生态保护极好,茶园和森林古树混生,环境非常原始,三合社村所产古树茶叶片宽大肥厚,条索呈现墨绿色,茶汤金黄透亮,色泽较深邃,香气高亢,蜜香劲扬,回甘生津迅猛明快。

易武易比村、张家湾

易比村位于易武西南方,距离乡镇不远,最近几年受到的关注较多,易比村的是比较正宗的易武味道,香扬水柔的特点非常明显。

易比村种茶做茶的历史很长,清朝老字号“安乐号”就出自易比村,而且清朝光绪年间李开基大人就是带着这里所产的茶进宫面圣,光绪帝品茶后龙心大悦,才得赐“瑞贡天朝”的牌匾,易武从此殊荣加身,得万千仰慕,有茶友会有疑问,觉得瑞贡天朝不是车顺号吗?和安乐号什么关系?实际上当时所赐瑞贡天朝牌匾不止一块,故事曲折,这里就不赘述了。

易比村的茶主要特点:汤色金黄明亮,滋味纯正,茶气足,回甘生津好,杯底有浓郁蜜香,香气持久,耐泡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