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前小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1、早在吴任臣的《十国春秋》中就出现了茶膏两个字,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意思就是“福建建州生产的茶膏耐重儿以作为贡品入贡,但数量少,仅有8枚,尤为珍贵。”可见茶膏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2、唐朝,茶膏作为民贡开始向朝廷进贡。3、宋代茶业发展尤为鼎盛,也非常重视茶叶出膏的现象。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在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这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4、但是到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5、再到清朝,伴随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再次出现,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并向朝廷进贡。后直接再清宫御茶房制作,后赵学敏再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6、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7、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以上就为茶膏简史,看来茶膏确实不是黑科技)
①1克茶膏能冲泡500毫升的水。
②茶膏的溶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与速溶茶粉不同,茶膏在溶解到一定程度后,即我们通称的达到饱和度后(通常为宝石红),其溶解的速度放慢,待将水倒出,重新冲入开水后,又开始新的一轮溶解过程,直至茶膏全部溶解为止。这个过程可能是两次,也可能是5次,以投入茶膏的量为主。因此,我们说一克茶膏可冲泡500毫升的水并不意味一次冲泡完成。
③茶膏中有一款特殊品种“红运当头”,它的冲泡方法与其他茶膏不同,它是先放水,后投入茶膏,茶膏始终漂浮于水上,其红色的颜色呈云雾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
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通透性
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滑感
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茶膏小瓶背后的印字如下:【易武春晓】选用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产品采用中度发酵方式,兼具普洱生茶与熟茶的口感特点,是蒙顿茶膏系列产品之一。初拿到茶膏还是非常的欣喜,罐子非常小巧可人墨绿色的瓶身与烫金印字的结合还是非常有高度的。打开初闻有淡淡的药香和糖香(这个药香不像生茶熟茶的那种药香,更像是中药的香,像那些什么什么丸之类的香只是淡,轻轻嗅之即可)。五年窖藏,但是表面却没有所说的那一层白霜这里需打一个问号,是工艺问题,还是有其他别的原因。汤色如图,看实拍图(滑稽)通透,正说上面介绍所说呈宝石红,晶莹剔透,非常漂亮。茶汤入口顺滑,有凉喉感,厚度适中,汤凉后厚度更显ps:其实汤色也是有变化的,在杯中注好水投入茶膏,茶膏达到他的饱和度后溶解就变慢了,在这之后溶解的茶膏多积于杯底,在第二次加水后,汤色会浓很多,其实这也取决于茶膏的投茶量,投的多加水的次数就多,投的少自然也就加不了几次水,甚至一泡溶完。因为茶汤的浓淡可以根据茶膏的投茶量决定,我本身对茶膏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所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