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的几个热点问题解答,看完终于明白了!(2)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的几个热点问题解答,看完终于明白了!(2)

10、如何感受普洱茶的生津?

答:津,唾液。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的养生中,唾液是无上至宝,有延寿浆之美誉。就以现在医学知识,唾液中含有多种帮助人体成份,尢其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养份吸收功能。口中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顺,另方面可以滋润自己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力旺盛的人,口腔唾液都很充足。时时有感口干舌燥,喉头紧锁,身体必定是出了问题。品饮茶汤后生津,不但能舒顺生津功能特强,普洱茶是以生津为主要特色之一。

11.如何感受普洱茶的香气?

答:好的普洱茶可以具有许多细腻微妙的香气物质,在香型上主要分为:兰香,枣香,荷香,樟香,蜜香。

樟香:

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于叶片中。

荷香:

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幼嫩的芽茶,经过适当度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而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

兰香:

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

枣香:

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经常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茶树才能产生这种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茶叶形成特殊的枣香气。

蜜香:

在云雾缭绕的高原主体气候中生长的大叶种茶树制成的晒青茶,经严格工艺熟化到一定时候而形成特殊的蜂蜜香气。

12.如何感受普洱茶的滋味?

答:好的普洱茶有四要,一要清(味道要清,不可有霉味),二要纯(茶色要棘红,不能像墨汁),三要正(存放干仓,不可潮湿),四要气(口味湿和,不可五味杂陈)。普洱茶的好坏不能完全以年代来评比,好的普洱茶醇厚甘滑,喉头生津。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

甜: 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的。经过长期陈化,普洱茶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出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明显。茶中的淡然甜意清雅且对健康有益,与浓糖的甜腻有本质区别,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淡然而悠然,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苦: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古代称茶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

涩: 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到一定年限的老普洱茶,已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味道的品质,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的程度区别二者,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酸、水: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

无味: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禅境,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

13.如何感受普洱茶的茶气?

答: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有些名词常常挂茶人口嘴上,几乎已经成了品茶说茶的口头禅,但是这些名词到底指的是什么,却几乎没听到一个统一的、清楚的说法,那譬如“什么是茶气”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盛易祥。

事实上,“气”这一词,用在品茶上并非偶然,中国古代的哲学有把万物人格化的传统,对艺术生活影响更是明显,例如评价绘画有“气韵生动”;评价文章有“文气”、评价书法有“墨气”等;无独有偶,可能是普洱茶给人的感觉太艺术化了,在品鉴它的过程中,茶人们心领神会的想到了“气”――心证了这一说法:普洱茶是有生命的!

但是,茶气是什么?

简单而言,所谓茶气,就是茶之所以为茶的物质基础在品鉴时候在人的感官和精神上的综合经验,我们形容茶气,往往用“茶气足不足”、“茶气正不正”“茶气厚不厚”等词语形容,内在原因,主要是茶多酚、咖啡因含量足不足;但是,我们普普通通喝茶人,没法判别什么茶多酚、咖啡因等,有一个简单的感官评价――八字真言:“苦不叮嘴,涩不挂舌”。

品普洱茶[陈香滋气].品气为最高境界,只能自身体悟,难以言表.如一定要:可分为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等等.同样的茶,每个人体悟都不同.这是人与茶,与自然沟通的一种空灵体悟.只能以心参悟,难以言传言表.

14.如何感受普洱茶的喉韵?

答:茶最原始的用途是作为药用,尔后再用来解渴。解渴的首要条件,就是喉头得以滋润,并立即解除紧箍的干涸。喉韵一向都是最受品茗者的青睐,尤其较资深品茗的高手,也多极重视喉韵特色。更以喉韵特强为标榜,而抬高茶品售价。普洱茶的喉韵可以分为甘、润、燥三方面。

“谁谓茶苦。其甘荠”诗经?邶风谷风。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梅尧臣。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陆游。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苏辙。

古人多以诗词来赞赏茶的回甘,茶汤能带来甘的喉韵,是所有品茗者都喜爱的。甘的品味是比较涵蓄,不像香那样飘逸。往往都是和苦味伴随而至,常说「苦尽甘来」。有许多的品茗者,所以喜欢带有苦味的茶汤,就是因为苦后而能回甘。但也有不苦而甘的东西,如中药材的甘草,入口不苦却有甜而甘的品味,普洱茶也有不苦而回甘的好茶。

茶多半是先苦后甘,凤山茶菁制成的福禄贡茶,是苦味的茶底;以及猛海芽茶制成的白针金莲,也是苦底的茶汤,都能够表现苦尽甘来。同庆老号圆茶,陈期近百年,苦涩味全消失了,但饮后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韵,持续甚久,的确是好普洱茶。早期的红印普洱圆茶,采用较嫩茶菁制成,陈期已逾五十年,有兰香,略有些苦底,多冲泡几开后苦味不再,其回甘相继不断,效果特好,是普洱茶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