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雷军曾有句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茶叶世界里,以往偏安西南一隅的普洱茶就是当下的风口,在市场化浪潮中,不断“南茶北进”,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
而站在普洱茶这个风口上,翩然起舞的舞者就有一个曾经并不入流的“普洱老茶头”。
无疑,从曾经的下脚料到如今茶桌上的宠儿,不得不说普洱老茶头上演了茶叶界里一出完美的“屌丝”逆袭大戏。
不过,今天咱可不是去看戏,而是好好探一探普洱老茶头的“前世今生”。
1.究竟是何方神圣?
以往,很多人一听说普洱茶头,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在普洱熟茶工艺诞生之前,自然发酵的普洱生茶,是不会有什么茶头产生的。
普洱生茶要不直接就是散茶,要不压制成饼。纯朴的茶农是不会允许有一丁点儿边角料浪费的。
所谓“普洱茶头”,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普洱茶诞生了人工渥堆新工艺后,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终于产生了人工催熟的新技术,形成了普洱熟茶。
你想啊,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叶烟种,本身芽叶肥嫩,内质丰富,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果胶。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茶叶堆在一起,虽需要不时翻动,防止温度过高;但不可避免地也会有一些茶叶粘结成块,变成难以解开的“茶疙瘩”。
当普洱茶的市场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的时候,这些茶疙瘩只是普洱熟茶的衍生品,在云南当地人的土话里叫“鸡屎坨”,属于边角料,根本就不值一提。很多茶农都是直接堆在墙角。
之所以称之为“老茶头”,那是因为熟茶刚生产出来的时候,一般是没有人会去喝这些茶头。毕竟这些个硬得像石头的东西,滋味口感并不好,放个两三年甚至更久,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老茶头”。
2.到底是宝,还是草?
既然普洱老茶头是这么不经意间产生的,压根就不是主流产品,许多人肯定觉得纳闷:为什么还有人奉之如宝呢?
这事还得从老茶头的出身说起。
上面说过了,形成老茶头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茶叶原料本身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和果胶。
茶叶越肥嫩,说明其内含物质越丰富。而且普洱熟茶在人工渥堆发酵过程中,会有益生菌群参与发酵、酶化,加上茶头独特的内部结构,形成了自己的发酵代谢小环境。
如此就不难理解了:原来老茶头是营养丰富的茶叶呢!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从来就不都是十全十美的。
受成本控制、技术水平成熟度、加工环境、茶叶原料等因素影响,普洱熟茶的生产一般都是大批量作业,少说一次性也有几十吨。
大批量、大场地、高负荷作业,普洱熟茶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污染,例如水泥地面。
这样一来,普洱茶头紧结难解的结构,恰恰就成了人们心中担忧的所在——“会不会这里面藏污纳垢”呢?
因此,如何判断普洱老茶头到底是宝,还是草呢?
关键还是要了解普洱老茶头的“前世今生”:
一是茶叶原料。如果你的普洱老茶头是来自澜沧江沿岸的古树茶,那品质一般就远胜于那些台地茶了。
二是茶叶出处。一般来自有实力大厂生产的老茶头,因生产环境、技术品控水平比较有保证,茶叶的卫生品质自然比那些随处可见的小厂来得有保证。
三是察颜观色。优质普洱老茶头,尽管块状大小不一,但一般较为紧结干净,且不会有其它附着物。干嗅则陈香明显,无其它异味。
3.我们应该怎么喝?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普洱茶人“变废为宝”的市场眼光。
只是这么一坨坨看起来有点“丑陋”的老茶头,我们应该怎么冲泡,才能尽得其法,才能喝出它的真味,感受到它真正的价值呢?
以下这三点要特别注意:
一是尽量挑选小坨状,不用刻意弄散。老茶头硬度高,刻意弄散,费时费力;弄碎了,反而吃力不讨好,不利于冲泡。
二是最好要洗茶。目的在于给老茶头“净净身”,洗去浮尘和陈气,唤醒茶性。
三是用沸水冲泡。条件许可的话,可尝试用蒸茶法或水煮法,充分发挥老茶头耐泡的特点,让茶水显得更加红浓透亮,澄净,味醇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