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非常耐泡,老茶头比一般普洱茶还要耐泡,可以泡30泡以上,茶汤也较普通普洱茶来说更加浓厚醇滑。盛易祥。
英雄不问出身
“茶疙瘩,味最酽。”
阮福在《普洱茶记》里的这句话,常常被老茶头的误用。
事实上,老茶头05年前后才出现的,时任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副厂长、总拼配师李文华先生发现了这种疙瘩茶的独特价值,将之命名为“老茶头”并面市的。
在这之前,老茶头不过是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的边角料。而今却身价大增,价格远远超出同一熟茶堆子中所有级别茶的售价。也正因其“卑微的出身”,是非不断。
中国人向来喜欢说“英雄不问出身”,若用此来攻击老茶头就沦为下乘了。
有些美,成于误会,譬如红茶、黄茶,却不妨吹皱秋水一池;有些美,说不好是是朝花夕拾呢?
争议
正常情况而言,老茶头的出品量是极少的。价格高昂,造假手法自然也不断翻新。
熟茶出堆之后,某些熟茶团块是可以解散的,但商家趋利并不将之解散,茶头率自然高了;另外也有在发堆过程中刻意控制温湿度和翻堆时间,专门制作老茶头的做法。也听过一些骇人听闻的说法,声称有商家利令智昏用有机粘结剂作假老茶头,怎么煮泡都解不开,没遇过,不予置评。
而另一方面则是老茶头自身的卫生安全问题受到争议,焦点基本上在微生物超标上。
大团块确实有可能存在杂质,团块内部厌氧发酵过长,微生物超标也是可能的。只是,熟茶,我们喝的便是“有益菌”的保健作用,而现在也没有一份严谨科研报告表明老茶头微生物超标。
“老茶头里的粘稠物质并不是果胶,基本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云南农大普洱茶学院副院长周红杰先生
“老茶头的品质好坏实际上是与茶底品质、发酵技术、发酵环境等决定的,不能一蹴而就。”——古树普洱茶协会会长黄小元先生
老茶头˙喝还是不喝?
如果在你的江湖里,容忍不下“有可能”对健康没有积极意义的茶,或者一杯下肚微生物问题却还不停萦绕于心,那建议还是别碰了。
退一步,找你信得过的,或者卫生安全有标准的大厂茶吧。
煮上一壶老茶头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驱寒闲坐法子了。煮茶头很随意,唯一要注意的便是投茶量。茶水比例大致为1:100(一般500ML的铁壶放5克茶),宁少勿多,少了可以慢慢加。水沸腾之后,揭开盖子,文火慢熬。
三两好友围炉而坐,备具、布席、注水、投茶,看热气一点点弥漫,茶香渐渐氤氲,茶壶里咕噜咕噜茶水翻滚……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