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2019年,这些茶界大佬不好过。
2017年05月21日

2019年,这些茶界大佬不好过。

 1、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踢出云南农业“龙头队伍”!
2019年12月16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2019年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结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云南327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监测淘汰113户企业,淘汰率超过34%。被淘汰的企业中,曾经的云茶界滇红龙头大哥、“滇红茶的缔造者”——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过去几个月前,2019年5月22日滇红集团(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个重要通知,滇红集团董事长王天权先生亲自出镜发表了严厉的视频声明,又一次把滇红集团推上了茶行业舆论的热点。
原文如下:
“各位经销商伙伴:近期各位受到来自各方的关于滇红集团与国滇公司之间关系的传闻干扰,动摇了各位合作伙伴对凤牌红茶的经营信心,我们深表抱歉。因为两方股东已经无法继续合作,目前正在组织解散国滇公司的相关工作,给各位伙伴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滇红集团作为凤牌红茶的生产商及品牌所有者,有责任维护品牌形象及提高品牌价值,拒绝一切伤害品牌的行为,在此情况下,滇红集团将继续在中国大陆及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凤牌红茶的系列产品,故望各位伙伴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凤牌红茶!”
……
2、普洱茶第一股——龙润茶,被强制退市!
2009年5月18日,“龙润茶”正式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2898.HK),成为中国茶叶在境内外上市的第一支股票 。
自2009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普洱茶第一股龙润茶今年刚好走过10年光阴。很可惜,10年的上市沉淀并没有使这家当年号称“中国茶第一股”的公司发展壮大,反而悲催收场。10月3日,龙润茶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份已被联交所于2019年9月9日上午9时除牌。(新浪财经报道)
资料显示,2017财年,龙润茶实现收入1.24亿港元,同比减少43.1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43.1万港元;2018财年,该公司收入8167万港元,同比减少34%,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390.2万港元。2019财年,公司实现收入9482万港元,同比增长16.1%,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3692万港元,同比扩大8.9%。在公司停牌的三年里,龙润茶为复牌而努力的结果,就是经营连续亏损。三年累计亏损了1.03亿港元,相当于每天亏损9.4万元。(新浪财经报道)
3、雨林古茶坊被撤销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2019年8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官网发出关于2019年有机茶叶产品(网售)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的通告〔2019年第2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对主要电商平台销售的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叶产品实施了认证有效性抽查,共计抽查40家生产企业的60批次产品。经检查,发现7批次抽样产品被检出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的物质,不符合有机产品认证的相关要求,不合格检出率为11.67%。
有关认证机构依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上述7批次被检出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物质的获证产品作出了撤销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处理。
依据有关规定,现将上述被撤销证书的产品信息和发证机构信息予以通告,请有关单位和消费者予以关注并防范风险。认证机构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5年内,不得受理上述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加工场所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
被撤销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茶叶产品信息名单中,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广府庙会•鳌鱼茶(古树普洱茶•生茶)紧压茶在列。
4、七彩云南退市新三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年3月4日晚,七彩云南发布“退市”公告,再次预示持续近五年的“茶企新三板热”将划上休止符。去年以来,中吉号(838212)、八马茶业(834754)、梅山黑茶(834573)等茶企先后退出新三板,就连正谋求IPO的谢裕大(430370)也宣布终止上市辅导。
3月4日晚,七彩云南挂出公告称,全国股转系统已批准公司终止挂牌的申请。这意味着,该公司在新三板的旅程正式止步,股价定格在7.57元,较三年前6元的发行价仅上涨26.2%。
虽是“普洱茶第一股”,但七彩云南在2015年12月登陆新三板之后,业绩并不如人意。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七彩云南分别营收2.09亿元、1.83亿元和7169.76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024.68万元、3665.72万元和768.94万元,呈现逐年下滑态势。
其它早一步登陆资本市场的茶企,日子也不算好过。龙润茶(02898.HK)业绩报告显示,2017财年(2017年3月底-2018年3月底),公司营收8167万港元,同比减少34.3%,亏损3390万港元,亏损额比上一年扩大了4.53%;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龙润茶实现营收5664.4万港元,虽然收入同比增长了25.15%,但亏损1971.21万港元,相比2017年同期的1342.1万港元亏损继续扩大。
主营茶类销售的天福(06868.HK)近五年收入一直徘徊在15亿上下。据其财报,自2014年起,天福历年营收分别为16.89亿元、15.18亿元、14.85亿元和15.7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2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的茶企数量平均达5.75家/年,但去年已锐减至仅有山东朵云清农业1家。茶企的态度转淡,除新三板融资能力较弱、吸引力低外,盈利能力弱、上市加重企业负担等亦是重要原因。
据七彩云南称,“退市”是出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以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考虑;梅山黑茶表示,“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好公司管理,调整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八马茶业则表示,终止挂牌是因为公司长期战略规划调整的需要。
“中国茶企太传统了,盈利能力跟上市要求有一定距离。”茶学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有别于高科技企业一般30%-40%的盈利率,茶叶企业要做到20%的盈利都很难。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分析认为,由于茶业属于传统种植业,品类繁多、品牌小而分散,难以形成稳定的业绩基础,增值空间不大,收益回报有限,再加上种植业属于大农业范畴,风险和不确定性高,因此很难得到中国资本的青睐。
以八马茶业为例,近年从铁观音拓展至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花茶等多个品类,以及茶具、茶食品等。“尽管销售规模做大了,但产品盈利能力没有单一品类时那么
大。”刘仲华说。
此前曾有意登陆新三板,甚至已经启动的茶企负责人都对记者表示,将暂缓或先观察一段时间。唐先洪透露,两年前竹叶青也一度想谋求上市,但在了解资本市场的生态后,他的看法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