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湾距离汉族丁家寨很近,上几个坡、拐几个弯就到了,也就一支烟的功夫,但倘若自己走,则可能会在起伏与弯道之间迷路。
因为雨季,张家湾停电了3天,加上去茶园的山路(老寨方向)塌方,村长苏永强自己去疏通了一处,另外一处因为体量大,苏永强一时也没有办法。他自己家有100多亩茶园,可能因为年轻,他表示对张家湾的历史不太清楚,推荐冯建明——曼腊村委会的老支书给我们介绍。
冯建明今年60多岁,介绍说张家湾最初是由5个村子(5个社)搬迁下来的,包括徐家梁子、朱家梁子、高家冲等,最终合并为张家湾。曼腊,在傣语中“腊”是茶的意思,而张家湾的茶叶就有极深的渊源。外界所说的曼撒茶山紧挨着曼腊茶山,仅一山之隔;与老挝接壤,分开的山为界,对面的老挝靠近中国的一带也有茶树,中国的茶商会过去收购茶叶。
旧时,外面的茶商通过茶马古道到勐腊这一带收购茶叶(干毛茶);但也有另外一条通道,张家湾—老挝—越南—勐莱(靠越南的江边)—香港,往返一次要四个月。这里最早的商号是张镇号,可规模最大的是陈云号,老板因为打摆子死在了这条充满希望的茶路上。1949年后,外贸公司到张家湾收购干毛茶。
张家湾是以汉族人为主,最早是在清代从石屏迁徙过来这里。后来,外地人看见当地人做茶叶生意,外姓人家也跟着进来张家湾,但多以姓氏聚居,同姓的人居住在一个地方,所以才有徐家梁子、朱家梁子、高家冲、张家湾等这些村寨名字。汉族人以粮食为主,没有衣服,就把茶叶运到山下跟傣族人交换衣服;他们的茶叶只出售少部分,不会全部卖掉,多数的茶叶是留着自己喝,有新茶,也有老茶,看个人爱好,还有一部分会作为礼品赠送。1958年,(山上的人们)开始下山种田;20世纪70年代,整体搬迁到下面,但只是种田,干活结束后还会再回去。汉族人下山容易生病,源于蚊子叮咬、饮水问题,容易打摆子,所以有了“要过勐野坝,先把老婆嫁”的民谣,而山下的土地也慢慢被其他人占据。
1974年,冯建明开始当村里的会计。1976年,外贸公司还在收购茶叶,一块钱一市斤干毛茶,因为粮食不够吃,返销粮拨回来后,生产队再发放给村民;当时他是作为村里的会计给生产队做现金结算,没有与外界做对比,不知道外面的信息(茶叶的价格)。1976年后到1978年茶叶价格不好,没有人来收购,价格降到几毛钱,后来是江城的老板进来收购茶叶,二梭茶的价格是七毛钱一公斤干毛茶。
张家湾过去的茶叶收购也有标准,主要是看加工工艺,工艺好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价格——茶商并不看汤色、口感。一等茶是毛尖,一芽二叶;二等茶是二梭;三等茶是黄片。
原先张家湾有很多古茶树,1976—1988年,因为茶叶滞销,被砍掉了很多。1998年开始,当地人注重茶园的管理,没有破坏过,没有矮化过,根部较粗,较大的茶树需要搭架子采摘鲜叶。冯建明说这里的古茶树树龄在200—300多年,现在,他们不会给茶树打农药,也不修剪,这样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如果修剪枝叶,茶树发芽可能会更多,能增加产量,但品质会下降,但病枝还是需要修剪掉的,需要淘汰,这样能发更好更多的茶芽。
对于古茶树的死亡,冯建明认为虫子吃掉茶树的营养导致死亡是最大的原因,他说柴虫(音译)的虫卵喜欢在古茶树上安家,虫子先咬茶树的皮,接着是茶树、茶果,(古茶树)就慢慢死去;他曾砍开(被虫子安家的)古茶树寻找原因,找到了类似像竹虫一样的虫子,长得白白的,比较细长。类似这种的古茶树死亡,在张家湾一带比较普遍;他说这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古茶树斗不过它(虫子)。
但张家湾有比较出名的藤条茶,当地人称为柳叶茶,这是他们的祖辈保留下来的遗产。藤条茶采摘时,只采嫩叶,一个枝条一两个芽,按(鲜叶的)嫩度采摘;不好的去掉、剪掉,要保留好枝条,自然的分枝会让藤条茶长成篷状。藤条茶一年采四次,过去会在根部翻土;但产量较低。
张家湾的海拔不高,只有1500米,也栽种橡胶,但因气候有点反常,并不产胶,所以就放弃了对橡胶的管理,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茶园管理上。
冯建明说张家湾一带,瑶族居住在山顶,以前是刀耕火种,现在的茶叶价格比较高;汉族居住在山腰,茶叶价格中等;傣族居住在坝区,茶叶价格不高。20世纪80年代,麻黑改造过一次茶园;张家湾的老人居住在天门山,那里以前很少有人采摘茶叶,所以茶树长得比较粗壮,都成为森林了。易武的水源地在张家湾一带,最早流入澜沧江。
让我诧异的是,张家湾出人才,尤其是出教师,仅仅这个村寨,就出了200多个教师,都在西双版纳州教书——这大概是张家湾除了茶叶之外的第二大“特产”了。
来源:时光云南 作者:杨春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