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揭秘普洱茶历史由来
2017年05月21日

揭秘普洱茶历史由来

清朝诗人张灿写过一首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曾经的书、画、琴、棋、诗、酒、花变为如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手持一壶茶更是当今生活中一件清雅而随性之事。
在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 普洱茶一直以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众多消费者对普洱茶的功效、冲泡方法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普洱茶的来历,大多都只知一二。
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由于历史交通闭塞缘故,导致普洱茶直至明清时期才被认知,这就让人们对普洱茶的历史文化的认识带来了很多的不足与误区。
普洱茶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千七百多年前三国时期的“武侯遗种”。“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侯就是诸葛亮· 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基诺族,深信武侯值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孔明先生为“茶祖”。
在云南古茶区,有“孔明山”、“孔明茶”,每年农历7月23日孔明诞辰日,当地人都要举办“茶祖会”,纪念孔明带来茶种,带来健康,带来先进文化的贤德。唐朝的陆羽,也称唐羽,茶祖是也。盛易祥。
古代种植茶树的先民濮人,现今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 史称“茶兴於唐,盛於宋”。主产於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在唐代(公元618—907年)就已销往四面八方。
宋代(公元 960—1279年)除进行川滇藏茶马交易外,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广西以普洱茶与宋朝静江军作茶马交易。运至中原和江南一带的普洱茶,是上乘的“紧团茶”,又称“圆茶”。
宋朝名士王禹系品尝了芬芳浓郁的曹洱茶后,写了一首赞美诗:“香於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诗中所指“圆如皓月”,就是普洱紧团茶。
元代(公元1206—1368年),普洱茶已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元代李京在(云 南志略诸夷风俗)、<金齿)、(白夷>(指傣族) 条说:“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盐相互 贸易”。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谢肇淛所著《滇略》首次使用了“普茶”的称谓:“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为什么叫普茶呢?“普”是“濮”的转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古代称作“濮人”或“百濮”。
到了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并设立普洱府,对普洱茶贸易进行管辖。
同年八月,在鄂尔泰授意下,云南巡抚沈廷正向朝廷进贡茶叶,包括“大普茶二箱,中普茶二箱,小普茶二箱,普洱茶二箱,茶膏二箱,雨前普茶二匣”,从此开启了普洱茶进贡朝廷的历史。
↓↓↓
关于普洱茶进贡朝廷还有一段趣谈
清朝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濮姓茶庄,茶庄几代都以制茶售茶为业。这个茶庄生产的团茶、沱茶远销西藏、缅甸等地,被指定为朝廷贡品,所以每一年都要进贡茶叶给皇上。
某年岁贡之时,濮氏老庄主病倒了,只好让没有经验的年轻少庄主与普洱府罗千总进京纳贡。不巧,这一年春雨格外绵长,马帮进行了近四个月的风雨兼程,到达京城卸下茶叶时,茶已被风浸雨湿,使原来绿中泛白的清茶饼变成了褐色茶饼。眼看贡期迫在眉睫,罗千总惶恐至极的呈上那褐色的茶饼,历史的机缘就在这一瞬间得以圆满邂逅。
这褐色的茶饼一经冲泡,顿时叫人眼前亮,只见汤色通透明亮,红如宝石,艳若玛瑙。
乾隆皇帝轻呷一口,只觉香于九畹之兰
大悦道:“此茶何名?滋味这般的好。”又问:“何府所贡?”
太监忙答道:“此茶为云南普洱府所贡。”
“普洱府,普洱府......此等好茶居然无名,那就叫普洱茶吧。”
“普洱茶”这个称谓便在贵族和士人阶层广泛流传,最终家喻户晓!
往后的云南因茶马市场的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随着人们对普洱茶逐渐认识了解后,对其特有的独特陈香、口感顺滑、可立即饮用等特点,得到了海内外茶人的喜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32141167129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