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泰民安,经济繁荣,茶在长安也几乎走进了千家万户,俗称“比屋之饮”。
茶在唐代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大唐茶的发展史
1. 初始期(618-740年):茶的药用功能的发掘,佛教带动饮茶的风习
开元年间,社会上饮茶之风大兴,甚至穷日竟夜
2. 规模期(740-780年):宫廷饮茶与贡茶制度、文人雅士普遍饮茶、陆羽的《茶经》的系统总论
3. 繁荣期(780-870年):茶的贸易繁荣,各个阶层崇尚饮茶,茶向边疆和海外传播
4. 普及期(870-907年):从煎茶向点茶茶艺转变
然鹅,唐代的喝茶方法与今日有不同,他们煮茶时,喜欢往茶汤里加点佐料,如盐、姜、葱等,类似今天的蔬菜汤。
文成公主入藏(641年)时,就曾把茶叶和茶籽带入吐蕃,为以肉食为主的藏民带来许多好处,饮茶在藏区逐渐发展起来。
藏区今天依旧保留酥油茶的习惯。
而唐代的茶圣陆羽则提倡品尝茶叶的真味,除了盐之外,不要加各种葱、姜、橘子皮之类的调料,其中“五之煮”中便作了记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到了宋代,就不再加东西,纯是淡雅的清欢了。
他写成了茶之集大成的《茶经》,总结了茶的“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饮”,制定了一套程序,使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解渴式的粗放式到细煎慢啜的饮法,使得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
陆羽还创立陆氏煎茶法——
即在水初沸时,放入茶末搅拌,放点盐调味,二沸时茶便煎好,由于煮的时间短,所以色香味俱佳。
对于大唐来说,煎茶也并非草草了事。而是经过一个详细的流程:
选好专门的茶器 —
炙烤茶饼(在火上翻动,使茶生香) —
碾碎、过罗合,筛出米粒般大小—
煮水—
一沸加盐 —
二沸舀出,同一方向搅动,形成漩涡 —
茶叶倒进涡心 —
三沸—将舀出来的水倒回去,止沸育华,这时茶才算煮好了
唐代有一些诗是讲“三沸之汤”的,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如涌泉连珠”,三沸为“腾波鼓浪”,可见水的火候程度之讲究。
从唐之前茶作为药用或生嚼,到蒸煮羹饮,魏晋南北朝饮用,唐代已经过渡到品茶的阶段,茶的制作和流程也更讲究,并且将茶提升到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中国的茶道文化,由唐开始。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