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县城恩乐是个河谷坝子,热得让人烦。茶楼推出冷水泡茶后,大受欢迎,让人清凉一夏。但顾客太多,忙不过来,他们也无心去欣赏什么“绿叶清汤”,他们只求能最快的一饮而尽。
冷泡茶本身就出味慢,生产中又不能无限度的揉捻,只能在冷泡时想办法。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把茶捣碎成小片、成小颗粒、成粉末,让它增强与水的接触面,尽快的溶解释放;我用果汁机进行搅碎,尝试了干搅法和湿搅法、加冰搅法都不错。搅碎后冷泡出味快,除了能及时泡出,满足需求。可在喝时,客人反映汤中有明显的茶颗,造成口感不适,能否消除。
冷泡时又加入工序对汤进行过滤。尝试了沉淀过滤法、渗透过滤法、挤压过滤法、离心过滤法都有效果,但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满求不了需求。即麻烦还达不到效果何必?为进一步破碎茶条,我又用地方传统的“对窝”舂。它慢而不说还不匀净,又用中药上的药碾来加工,效果好、但还是太慢。接着又购来高转速搅碎机来尝试,效果好多,但新问题又出现了,在高速破碎中,茶颗粒会因摩擦而升温,破坏了原味。之后又用专业碾磨机,还是不理想。在多器械无数次的实践总结之后,终于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冷泡的茶不用再过滤掉、可与汤共饮,还保持了原味,增进了汤的厚度,效果极好。又总结调整,进一步提高效率,在三分钟内就能上桌,实现了冷泡茶快捷化。再后来又改进,让冷泡茶能像吃冰淇淋,吃雪糕一样吃,创造了很好的效益,以至于忘了初衷,忘了太和甜茶。
一天、一帮外地人,喝了冷泡茶后,说这茶很像日本的“抹茶”,可加强研究,搞好了还能出口,大有前途!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抹茶,但没往心里去,忙碌中慢慢的把它淡去。多年后,在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了解了冷水泡茶后,又建议我研究“抹茶”。说能创造效益,更能为国增光。(想想日本茶道的核心都由我们生产,是个多让人高兴的事。)查资料对比后发现它与宋代的“点茶”有点类似,充分的利用了茶,是种科学合理的饮茶方式[我以为在创新,原来是在复古。按现在划分它应归“粉茶”,而不是抹茶。可能是这快捷化的冷水泡茶,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更为甘爽,而误认为是抹茶。
虽不了解抹茶,但受到鼓励后还来投入研究,在理论上了解了抹茶,实做中也做出了效果,但这是小打小闹中取得的经验;制抹茶虽可进一步提升云南的高山有机茶价值,但要把它变为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还有个过程,要达到出口标准还有许多严格的要求,还得全方位的进行投资。
今天、快捷化的冷水泡正在流行,对抹茶我已无心,重在推广太和甜茶总结提升的“晒红技术”。在普洱、临沧、版纳各市,在景迈、无量、老乌、大黑山等地制作“晒红”。培养云茶晒红产业,重现云南传统红茶价值。原题《冷泡茶与抹茶:冷泡茶的快捷化》(本图文首发于中国普洱茶网,作者: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