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区域年平均温度低于11摄氏度,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适宜的自然条件构成了茶树生长的天堂。其中1号古茶树的基围3.5米,2号古茶树的基围2.9米,据推测树龄均在2500年左右。
也就是人1997年开始,生活在大雪山脚下的村民,オ明白为什么这一带以前一直被老辈人称作“大茶山”“茶山沟”或者是“茶山河”。
2002年12月5-8日经中国衣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科研部门的植物学专家和茶叶专家的考察鉴定,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是茶树的起源地之一。
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是一个野生茶树物种,在进化上比普洱茶种更原始。该物种具有茶树的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分,比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成茶叶饮用,由于所处海拔高,具有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的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证茶种原产于我国云南以及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质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2009年双江县政府出台文件,规定除了科研需要外,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采摘行为。
穿梭在历史中的勐库
勐库是幸运的,幸运得足以让人心生嫉妒。他是造物主的幸运儿,造物主把能给予一个茶产区的所有特性,全部都毫无保留地给了勐库,从野生古茶树的种质资源到种茶的民族,从勐库大叶种到整个茶区不同的风格特性,从保持完整的生态系统到景色如画的山山水水......
双江地处北回归线,是“太阳转身的地方”,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热带。但海拔高度的梯级递增作用又抵消了纬度较低的影响,使得双江形成了温暖、舒适、凉爽的地域小气候。勐库的茶树,就是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自然生长的。
正如云南的许多普洱茶区一样,勐库的茶叶种植始于何时已经很难考究。在我国的西南部,莽莽群山并未能阻碍人类迁徒的步伐,也未能给定居在此的人们以肥沃的土地。为了更好地生存,一些民族选择了刀耕火种,利用焚烧天然落叶来肥沃土地.一些民族选择开凿梯田来雕琢大山,彻底改变山地的地表状态。
一些民族则选择山林中特有的物种进行采摘、栽培,乃至驯化,在不改变山地地表状态的情况下开展经济林果的种植,而茶树的驯化栽培无疑就是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
今天,我们无法推测当年是否是居住大雪山下的布朗族、拉祜族人,在偶然间发现和利用了生长在大雪山深处的野生古茶树,并开始驯化和人工栽培古茶。
但双江境内居住着的布朗族、拉祜族、佤族等土著民族是濮人的后裔,被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种茶的民族。
综合有限的文献记载来看,最晚在明代,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茶树,许多民族都以栽培、加工、贩卖茶叶为生。
这种将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种植业、养殖业与贩售的茶产业相结合的农业形式,构成了澜沧江中下游民族独具特色的生计方式,并在几百年间持续支撑着当地人的生活。双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般认为,元朝末年傣族进入到双江定居,进而建立起来的勐勐傣族土司政权,对双江的茶叶栽培史有着重要影响。1358年,麓川(今德宏州瑞丽一带)傣族首领思汉法率领着军队和民众,经耿马翻过邦马山进入到双江。
这队人马中有小部分在双江留了下来,分别居住在现在的冰岛下边的南勐河河谷地带,以及勐库坝子。100多年后的1485年,是罕廷发上任勐勐官的第五年。
就在这年,他派傣族人去西双版纳取来茶种在冰岛栽种,并鼓励、推动山区的各村各寨种植茶树,由此拉开了双江县大规模种植、发展茶叶的历史。
至迟到1925年,勐库茶区开始强势亮相,可以与易武、勐海相媲美了,这其中来自大理的茶商功不可没。清末民初,曾一手创制了沱茶的大理商号“永昌祥”,所制沱茶中有60%的原料就来自勐库茶区。
那时候,包括永昌祥在内的多家大理茶商,每年都会派人到勐库博尚收购原料。四川、西藏的消费者,则视能买到永昌祥的沱茶为有面子。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勐库茶区成就了永昌祥的沱茶。
如今在勐库茶区,只要是有拉祜族人居住的寨子就一定会有古茶树,而且是没有被台刈过的。这得益于拉祜族人对树木或者说是生命的敬畏,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理念。不砍树的习惯,也让拉祜人在热追古树茶的今天受益匪浅。
汉族人进入勐库的时间相对较晚清代甚至是近代才开始陆续有汉人到勐库,或种茶制茶,或贩卖茶叶。在汉人到来之前,拉祜族、傣族、布朗族早已在勐库种茶多年,栽下了满山的茶树。据说汉族人刚到勐库时没有田也没有地,需要给当地的拉祜人打工才能维持生计。
与懂过、小户赛等西半山的汉族寨子,直接承接了少数民族茶树栽培方式不同的是,东半山的汉族人创造了新的茶树采养管理模式,那就是藤条茶,比如坝糯、正气塘等。
在勐库茶区出名较早的坝糯,是东半山最大的汉族寨子。坝糯之所以出名,原因有三:一是坝糯汉族人口多,受教育程度高且出人オ;二是坝糯的汉人大多从博尚迁来,经济发达,有钱有势的人多;三是坝糯有“藤条茶之乡”的美誊,是藤条茶的典型。
代表地。
勐库茶区的厚积薄发
“勐库十八寨”是在茶界广为流传的说法。普洱茶友们根据勐库茶区不同寨子的名气和产量,制作出了“勐库十八寨”的榜单。
这18个寨子,大致是东半山的忙蚌、坝糯、那焦、帮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共8个,西半山的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帮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共10个。
实际上,勐库不止18寨,出好茶的村寨也远远不止18个。勐库全镇共有16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而且随着勐库茶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东、西半山间越来越多的村寨被外人所认识。
更多茶山名寨的出现已经刷新了这封榜单,比如最近几年正在新崛起的正气塘、磨烈、地界等等。而榜单中的大雪山则不是一个村寨,准确定位的话应该是一个小的茶产区。
随着一座座山头的兴起,如今的勐库已成为茶界鼎鼎有名的普洱茶主产区。数据显示,2017年勐库镇共有茶农7415户2854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89%。现有茶园面积103924亩,其中可采摘面积61822亩,户均茶叶面积达14亩。
2017年全镇茶叶产量达5881吨,茶叶农业产值13291.06万元。全镇有机茶园面积15000亩,百年以上古茶树8370亩301320株,百年以下茶树44789亩。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居住在大山里的茶农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让动库成了蜚声茶界的茶叶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