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的小青柑不是那么好卖了,为什么人们对小青柑不是那么狂热了?但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生产小青柑?这原因何在?这个在2016年号称至少创造了柑普茶市场以及茶行业160多个亿产值的新型饮品,为何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垮得如此厉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它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有关数据了解到,今年的小青柑确实大不如前,价格一跌再跌。截止目前,就单从销量上来看,连去年的50%都还没达到!对于这个曾经红遍“两岸三地”的“小心肝”,如今人们正为它的前景堪忧!
导致小青柑不再“火爆”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还是受大环境的影响比较深。众所周知,2018年的普洱茶市场处在一个下行阶段,特别是以传统行业为主导的销售方式,在今年的上半年就遭遇到了近四年来(2014年下半年——2018年上半年)的出货阻碍,打了“很多依托老客户吃饭”的传统茶商一个措手不及。
自五月份以后,消费萎靡很快在三个月左右就席卷到线上,消费迟缓,销量锐减,直接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动荡,那么在此期间,小青柑也未能幸免。
据跑市场回来的人说,“2018年的柑普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特别是以新会为代表的柑普茶,其现状是价格垮到了不足2016年的三成,销量滞后,库存积压相当严重”。“在2016年至少要卖两三百块一公斤的,今年价格竟然落到了百元以下,有的甚至七八十块一斤都在处理,然而即便是品质好的也很难出货,甚至直接走不动。
就目前从整体上看,2018年的新会柑还不如福建柑和广西柑,这无论是从价格,还是从市场销量上都已经拉开了很大差距了。”
此外,从做小青柑的茶商处了解到,“虽然今年许多人在口头上认为小青柑销量还不错,但结果不会骗人,只是大家都不愿说自己的卖得不好而已。”
“比起前年,不,相比去年来说,今年的小青柑确实很难赚钱了,甚至说已经没赚钱了”,之所以大家都还在出小青柑、卖小青柑的原因是,它已经作为一个品类融入到了普洱茶市场,已经是很多茶商不得不做得品类之一。因为大家都在卖,你不可能没货,你不可能不卖嘛。
之所以难赚钱、不赚钱,因素很多,但最大的变化是,柑普茶逐渐成为普通品类,再也不能作为爆款。
对于茶商来说,柑普茶已经作为自己所有销品中的一员,又不能不出,然而假如要作为“爆款”来推来卖的话,说实话,如今已经不是那个时期了,是一定赚不了钱的。
而面对现今的市场和社会经济形势,出与不出都是两难的选择。但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品类,寄希望与消费者、忠诚的客户甚至是整个市场,所以还在一直坚持生产柑普茶。
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现状:“虽然小青柑不是那么火了,不是那么赚钱了,但好似大家都在出着小青柑,卖着小青柑”。至于卖多卖少不用向外界宣告,别人会看,反正“我”在卖着,“我”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