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绕不过倚邦的那条古街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绕不过倚邦的那条古街

倚邦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

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译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

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司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和整董合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到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

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册、蛮砖茶山近二百年。

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茶。

民国初年,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已移向了易武,倚邦人口减半,但还有庆太号、盛欲号、元昌号、惠民号、宋元号、鸿昌号、杨聘号、升义祥、庆丰号等十来家茶号,倚邦至少在乾隆末年已有茶号。

英国人克拉克在光绪十一年(1886年)写的《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记载有"著名的普洱茶产自倚邦的茶山……倚邦茶在道光年间已卖到印度和欧洲。

1937年法国人在越南阻挠云南茶进入莱州,倚邦茶销路又断,随之又是抗日战争爆发,所有茶号全部停业。

倚邦的茶商农逐渐迁移、歇业,热闹喧腾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

1942年,已经十分赢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山的攸乐人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建筑全部化为灰烬。

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

几十年过去了,再次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土司府的柱脚石、"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牌,乾隆皇帝的敕命碑;

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它曾有的辉煌。

倚邦茶的境况

事过境迁,如今的倚邦街已经是现代化的建筑,在这条街上我们很难找到过去的普洱茶鼎盛时期的倚邦印记;

(有兴趣的茶友可以点击观看:寻找普洱茶历史上的那条古街(一);寻找普洱茶历史上的那条古街(二))

但倚邦的普洱茶依然散发出阵阵的芳香,吸引全国各地喜欢普洱茶的粉丝,来此寻觅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

倚邦茶属于中、小叶种茶系,大部分为小叶种,茶叶纤细,芽头饱满,叶茎紧实,滋味丰富,香甜细滑,花果味浓郁;

(有兴趣的茶友可以点击观看:《锋哥说茶》:来倚邦,看小叶种古茶园)

像这样的茶既能征服男人,更能吸引女人!

可惜的是这么优秀的茶,在近20年的普洱茶快速发展格局中却没有“一席之地”,相比于易武,勐海的茶来说要逊色很多;

同时也没有改变依然留守在倚邦茶山的茶农生活,更没有把倚邦历史的辉煌与经典好茶继续传诵。

倚邦茶的未来

论倚邦的历史与茶的品质,都应该有一个高度的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的。

普洱茶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与推广,可以说集中在勐海茶区与勐腊茶区的易武。

象明茶区的除了曼松市场较高的知名度以外,古六山的"四山"(蛮砖,莽枝,革登,倚邦)并没有市场占有率;

随着普洱茶资源开发的前进,信息传播的频次加密,对普洱茶历史与文化的追求,倚邦茶本身的特点足以能捕获用户的青睐,倚邦茶的"回归"指日可待。
 7dit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