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和老班章、冰岛同列?这些你从未听过的山头有望成为普洱收藏一线
2017年05月21日

和老班章、冰岛同列?这些你从未听过的山头有望成为普洱收藏一线

在我们的日常审美分类中,一般有“大众”和“小众”之分,比如商业电影——大众,独立电影——小众。

其实,普洱茶山头里面也有大众和小众的分法。大众就不说了,无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几个。

这次我们更想说说小众山头,也就是那些微小产区。为什么要着重说“小众”?因为小众更具多样性,个性更足,可叙事空间更大。它们虽然很难真正与老班章、冰岛等顶尖山头PK,但也有各自独一无二的面目和品质。

难得的是,还有茶企愿意去深耕它们,把像白莺山、拔玛、迷帝等普通消费者难得一见的优质茶品展现出来,挖掘它们成为普洱收藏一线山头“潜力股”的可能。

从白鹰山到白莺山,
 这个山头经历了什么?

白莺山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与无量山一江之隔,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间。

作为传统的云南大叶种茶叶种植地,这里茶树品种丰富,目前仍保留众多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00多万株,因此也被称为古茶树的“自然博物馆”。

白莺山名字的起源也很有意思。根据当地传说,白莺山最早叫白鹰山,缘由是常有白色的群鹰在此栖息,犹如朵朵白花,点缀山中。

后来白鹰屡屡猎食家禽,祸害当地居民,被人赶出了白鹰山。白鹰走后,来了一批白莺占据山头。

白莺性情不如白鹰猛烈,且会歌唱,嗓音优美,与人类也相安无事。于是,当地人干脆把白鹰山改成了温柔的白莺山。

和一些山头新贵不同,白莺山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07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率领200多位僧人前往白莺山大河寺举行禅茶开光仪式,将白莺山佛茶圣地的面貌推到了世人面前。

至今,刻有释永信“白莺山中国千古佛茶圣地”题字的石碑仍静静站立,彷佛在述说着白莺山古茶的幽远往事。

像白莺鸟一样柔和愉悦的茶

白莺山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优质,从各个生态指标考量,都很适合云南大叶茶种的植生长。它能成为传承千百年的古茶树宝库,跟老天赐予的绝好自然环境分不开关系。

据相关统计,白莺山古茶园内,树龄最老的“二嘎子”古树在2400年以上,树龄在百年以上的逾万株。其中,野生古茶园2000多亩,主要分布在云县漫湾镇冷凉山区。

或许是茶叶品种过于丰富,白莺山茶的名称也很多。诸如黑条子茶、白芽子茶、藤子茶、柳叶茶、红芽口茶、豆蔑茶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在我们听惯了老班章、冰岛、曼松之后,这些名称显得大异其趣。

略感遗憾的是,白莺山茶长年来“长在深闺人不识”,不为外人所知。

造成这种局面的很大原因是这里交通不便,到现在还没通车。不过,这也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白莺山不被外界侵扰,也极大地保留了自身的独特风味。

和白莺鸟一样,白莺山茶的总体特点也重在一个“和”字:温和、平和、柔和。但“和”里面又带点跳跃的山野气息。

拿七彩云南•庆沣祥的2017白莺山春古茶(珑珠)生茶举例。这款茶充分体现了白莺山茶香甜型的特征。滋味不重,苦涩低,口感醇和顺滑,清甜回甘,花香细腻别致,有野韵。

“拔玛是南糯山最好的茶”

从临沧南下,与白莺山相距数百公里的拔玛则有着不同的风土和滋味。而相同的是,拔玛也声名日盛,日益绽放出小众山头的耀眼光芒。

拔玛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名字出自爱尼族语,意为“古乔木”。众所周知,南糯山古茶树众多,拥有古茶园12000亩,面积居勐海县古茶园之首。这些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竹林寨、半坡老寨、丫口寨、石头老寨、拔玛寨、石头新寨等哈尼族寨子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茶叫拔玛,但其实出产拔玛茶最多的地方并不在拔玛寨。

七彩云南原料品控团队成员告诉茶语网,拔玛寨是2005年从石头寨分出去的,真正的“拔玛茶”产量极少。而拔玛茶主要产自苏湖(又称苏佛)的拉祜族寨子南拉老寨和南拉新寨。

当然,抛开容易混淆不清的原产地问题不谈,拔玛仍旧是南糯山最好的茶——这是普洱茶行业内业已形成的共识。

我们曾数次进入过南糯山调研,遇到过的茶人几乎都有过类似的表述:拔玛茶是南糯山的代言。想喝懂南糯山,拔玛是不能略过和绕开的永恒存在。

可拔玛又有何非凡之处,让人一致推崇为南糯山的顶级代表,成为南糯山最昂贵的古树茶?

在果香中,领略拔玛茶的独特风致

苏湖与南糯山相连,从宏观上讲,与南糯山的生态环境无异。而位于这里的“拔玛古茶园”,因此也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

今年四月份,茶语网编辑曾慕名跟随七彩云南原料品控团队进行了一次拔玛之旅。在进入园区的那一刻,就被彻底折服。也明白了拔玛的走红并非又一波惯常的市场炒作。

古茶园内空气清新,被一层轻雾笼罩,漫射光四周铺陈,呈现出氤氲之气。茶林中多种植物共生,有常见的蕨类植物,藤蔓植物。仔细辨认的话,甚至能发现野果树。

古茶树连片生长的不多,还有一部分零星散落在坡度极陡的崖壁上,不易采摘,且产量稀少。

喝一口拔玛茶,最明显的口腔反馈是果香浓郁。这可能也是初次喝拔玛的人最强烈的感受。

这次的拔玛行我们喝到的七彩云南2015拔玛春古茶,也是先一股浓厚的果香在茶汤中慢慢苏醒化开,随杯钻入喉中,沁人心脾。

之后,果香裹挟下的茶汤更显柔和平顺,喝罢身定心安,无比熨帖。几泡过后依然入口味醇甘甜,口齿留下的香气,细腻温润,香远溢清,喉韵深邃悠远。拔玛的不二风致,可见一斑。

迷帝:把皇帝都给迷住了的茶

如果说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白莺山和拔玛是“小众”山头茶,那迷帝差不多可以归到冷门一类了。甚至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迷帝”二字,靠前的词条很有可能是李商隐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不奇怪。这几年,迷帝也仅仅是在极少数的玩家圈子流传,作为发烧友之间的分享交流之物。但以迷帝的品质,不排除它“出圈”,俘获更多“迷弟”、“迷妹”的可能。

迷帝的地理位置处于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属哀牢山系。迷帝茶就产自海拔1300-1940米高寒山区,常年平均气温14.2-18.3℃,终日云山雾罩,空气湿度大。

关于迷帝,也有个颇为显赫动人的故事。相传,“迷帝”以前不叫这个个名字,而是叫“米地”。后来清廷将普洱茶列贡茶后,凭借优良的品质,被选为贡茶,且深得皇帝喜爱。

“把皇帝都给迷住了”——米地茶靠皇恩加持,摇身一变,成了迷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