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云南极边乌龙茶天猫京东旗舰店批发价格表
2017年05月21日

云南极边乌龙茶天猫京东旗舰店批发价格表

岁月流转,古道苍茫,马蹄阵阵,铃声悠扬。当年那茶马古道,连接了古丝绸之路,架通了和东南亚国家友谊的桥梁。滇缅印古道是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一条茶马古道,作为徐霞客笔下“极边第一城”的腾冲,与缅甸接壤,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而今,“极边”已作为腾冲家喻户晓的品牌存在着,也成为了高山有机乌龙茶的领导品牌。
“极边”出好茶
早春的高山极边乌龙茶园,还有一丝微冷,在薄雾的笼罩下,整个茶园若隐若现,倍添神秘。随着雾气的流动,茶园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茶树枝上的露珠在晨光下晶莹剔透,勤劳的茶农在给茶树除草,微风拂过,与渐渐散开的薄雾缱绻缠绕,宛若仙境。
腾冲生态环境好,零污染,在这里,每一片叶子都是可以生吃的。极边乌龙茶是腾冲地道的茗茶,也是腾冲饮食文化的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名片。优质的茶叶原料,经过传统乌龙茶的工艺制造,真可谓是“极致山水”孕育了“极边”茶品。
茶厂工人在包装茶叶
位于腾冲市马站乡兴华村的云南腾冲极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着腾冲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自然环境,10多年来,“极边人”坚守着严苛的种植、维护、采摘、加工每一道工序。多年发展,“极边”已是一个自己有品牌、自己有基地、每一步都得到严苛管控做健康有机茶的良心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建成高山乌龙茶茶园基地3.1万亩,建成标准加工厂4个(明光镇自治村、沙河村、马站乡兴华村、五合乡小地方各一个),年加工能力800余吨,日处理鲜叶量60余吨,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的认定,是目前国内有机高山茶加工能力最大的企业。

购买正宗云南高山乌龙茶请点击登录购买>>>>>>>>>

产业发展不忘帮扶
近年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国上下所有党员、干部、企业、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公司更是责无旁贷,全力带领当地茶农稳步增收,致富奔小康。自2008年开始,公司就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带动农户长期稳定增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发展种植高山乌龙茶;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种植,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百分之百种苗垫资,聘请辅导员为贫困户培训实用技术,免费提供防控物资、实施产业扶贫、劳务吸收等帮扶项目,带动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据统计,自公司创立以来,共实现产值5.5亿元,支付茶农鲜叶款1.4亿元,支付农民工工资5600多万元,为茶农无偿提供茶苗3400万株、价值4500万元,为茶农免费提供有机防控物资2860多万元,每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现在在工厂上班比以前在家里耪田种地要轻松,收入也增加了,且不用风吹雨打,也减轻了家里负担,房子也盖起了,如今,早出晚归,不但可以稳妥地赚到钱,而且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这真得感谢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就业机会!”马站乡兴华村的邵维丽说。
2018年6月,公司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立扶贫车间,在公司加工生产环节提供了大批的就业岗位,让附近村社贫困劳动力、留守妇女能够就近就业,从事乌龙茶加工生产,做到挣钱、持家两不误,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信心。据统计,公司每年加工生产用工达7万余人次,同时,公司每年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置一批岗位,帮带贫困人口中的年轻好学者变成厂内技术工,实现常年就业。
“公司不仅在集体经济上给我们支持,在对贫困户和考上大学的学子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了,孩子们立志上学改变生活的意识也在增强,可以说,公司对我们村来说,是一个机遇,是一个双赢的机遇。”兴华村的干部赵增应说。回报社会不仅是政府行为,更是社会的每一个参与者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一直以来,该公司先后参加了“万元爱心协会”“腾冲光彩事业协会”等民间公益事业组织,多次进行捐款,共向多个组织捐款达200多万元;2018年,公司对挂钩的40户贫困户给予每户2000元的生活补助;自2017年开始,每年给予跟公司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并考上大学的茶农子弟每人发放1000元的助学金,两年来共资助120余人。此外,公司还通过捐资助学、赞助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关爱老人等多种方式,不断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农旅”电商提升品牌知名度
2008年6月,该公司在马站乡王家坝发动周边群众300余户种植高山有机乌龙茶园3000余亩,开始了“腾冲极边乌龙茶庄园”的建设,走上了“农旅结合”的道路。通过建设“腾冲高山乌龙茶体验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五千米休闲观光步道、游客观光休息亭、游客休息花园、餐饮服务设施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成功打造了“腾冲高山乌龙茶景区”。景区于2017年被国家旅游部门认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景区通过“采茶体验”“加工体验”“茶艺体验”“茶山之旅”等休闲观光体验项目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游客人数和游客的满意度,增强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至今,景区共接待游客87.15万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总收入70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