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1日
茶叶放放就好喝的这种说法极端不靠谱(2)
有些理论则是似是而非,讲自然存放,然而不讲条件。
比如讲,勐海、昆明、深圳三地的海拔、温度、湿度都不一样,那是不是给予茶仓创造的条件就会不一样?
即使是自然存放,应该也要有一定的手段避免太湿,或者反之,避免太干。
所谓完全的“自然仓储”,要么是从来没有实践过,要么就是刻意忽悠。
所有的“自然”,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仓储区域的选择,仓储楼层的选择,决定了仓储的快慢,茶仓的干净程度。甚至一个“光污染”,都是值得琢磨的事情。
现在很多号级茶,印级茶都是刻意做仓的结果,高温高湿,进仓退仓,如此反复,做的岁月一久,新也成老,假也成真,市场哪里能轻易辨别。
云南之前就做过“仓”,也就是挖山洞,这段历史现在不会有人提了,不提的原因是定制人,做茶人都是茶叶大师,茶叶教父,茶叶泰斗了。
我也不是想指责谁,现在看到太多的茶如此了,也没有精力精神去乱这些事情了,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不要来骗我,不要来骗我的朋友就好。
市场上的人,我说了,大家也不信,不信还要去说什么呢?
做仓,挖洞,是仓里面一排排的放茶,地板就走水,湿度很大,茶叶转化就很快。
这样的山洞,昆明有过,西双版纳有过,只不过,现在大家都不提这样的事情。之前,写《珍藏版》的时候,有人追踪了一条线索,说是一个厂家有各种板式,从这个厂可以追到印刷厂,还可以追到定制人。
然而,这个事情牵扯了很多人,很多人一边做茶需要认识我这样的文化人,一边又很顾忌。我认真想了想,追下来又能怎么样?
国家法律还讲既往不咎,何况我仅仅就写一本书,版纳、昆明、广州、肇庆、香港四地得跑,这其间牵扯的人事更是不少。
所以老是有人问我:“你到底居心何在?”
今天想来,很是有道理的,老是掀翻人吃饭的桌子,这样的举动在我看来合理,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合理。
直到近十年,存茶的人多了,很多人逐渐明白仓储的道理了,自然的陈化的老茶陈香自然,远远超越这种“湿仓”的茶品,估计这样的人一多,可能问我到底是何居心人才会少下来。
只不过,今天有听说,这几天市场做仓的茶品开始大量放仓了,过不了几天,估计市场的“老老茶”又开始满满当当了。。。
来源: 吴疆说普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