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闻名中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朝,定型于明朝,繁荣于清朝,衰于清朝,复兴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普洱茶在制茶、茶文化和茶交易中孕育形成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串联世界各国的茶马古道,成为今天普洱茶、普洱茶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在前期发展基础上,经多年努力,1990年之后,云南茶叶生产获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后,云南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加码,普洱茶这块“金字招牌”被擦亮,茶产业得到高速发展。
茶叶标准确立,产量稳提升
首先是普洱茶标准的确立,确立了普洱茶基本的生产工艺、卫生标准、质量检验。2003年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制定了《普洱茶》(DB/T103-2003),2004年原农业部制定了《普洱茶》(NY/T779-2004)标准,2006年原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普洱茶》(DB/103-2006)标准,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GB/T22111-2008),将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其次,普洱茶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2000年之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茶产业,将“云茶”打造成为继云烟、云药、云花之后又一优势产业,为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云南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5年,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相关部门统计,政策出台后,2005年至2007年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由327.75万亩增至454.35万亩,总产量由11.59万吨增至16.99万吨,普洱茶产量由5.2万吨增至9.9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上升13.4%。
2010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共普洱市市委和普洱市政府出台了《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普洱市生态茶园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的加持,为普洱茶产业发展铺就了一条快车道。
产业转型升级,迈入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针对云南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思路,把茶产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扶持茶产业的力度,着力推进云茶产业从“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普洱茶产业发展也因此迈上新的台阶。
2017年云南茶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19.5万亩,茶叶总产量38.7万吨,普洱茶产量达到13.9万吨,占全省茶叶总量的35.9%。
201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云茶是云南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提出通过古茶树保护、茶园改造、严格品控、产业融合等十条具体措施,加快云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培植“千亿云茶产业”。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30万亩,茶叶总产量39.83万吨,普洱茶产量达到14.3万吨,占全省茶叶总量的35.9%。
科技创新助力,开启新篇章
2020年4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昆明启幕,启幕仪式上,由普洱市9县1区的54家企业发起的“普洱市有机茶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并制定了高于《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的诚信联盟企业产品标准。7县7家普洱茶品牌企业联盟,探索出了一条能够有效提高组织化程度,可推广、可复制的“五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监控、统一标识)、“四有四可”(有身份证、有履历、有检测、有监控,可辨认、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的普洱茶追溯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6月2日,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暨2020年凤凰窝古树春茶新品发布会在昆明举行,这标志着普洱市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正式启动。
普洱市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通过整合“一门户、三终端”,搭建起“产品质量监管+销售+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并与“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企贷”等平台实现数据共融互通,形成了从生产、流通、消费等所有环节的信息管理闭环,实现了企业诚信生产、消费者信任消费、政府监管服务的链动统一,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品质提升、销售渠道拓展、获取金融支持等困难和问题。
最新消息,随着《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上线通知》的发布,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于2020年8月1日起,正式接受企业追溯申请。
至此,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之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云南网记者 黄磨西 实习记者 黎安婷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