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勐倮酒店醒来已是八点半。暖阳前一晚在微信上告诉我,今天正好是民乐镇每周一次赶集的日子,早市有茶叶交易,从普洱市和景谷县来的茶老板们会和茶农现场讨价还价,场面值得一见。我赶着退了房,来不及吃早点就前往早市。
民乐只有一条不长的主街道,酒店在街头,早市在街尾,从酒店出发,很快就到了街尾;眼前却是空空如也一片安静的景象。掉转头只看到一堆堆的单芽白毫就堆在街边茶铺门口的水泥地上,有人正用铲子将这些白毫铲到大货车里,很快这些“景谷大白茶”就会出现在远方的茶叶批发市场里。
暖阳和小周前一天在景谷县里办事情,十点半才返回到民乐镇。见面时我说没看到早市茶叶交易,她说早市一般是五六点的时候进行,我去那会儿已经结束了。这是此行的一个小遗憾。
我们先在暖阳的一个哥哥的茶室里喝茶,一九年的有机大白毫,汤色金黄悦目,香气和滋味比之新茶都更为醇厚。
随后我们一同前往暖阳和两位哥哥合建的茶工坊。他们正在申请QS认证,所以不但自家茶园需要做到高标准有机无污染,还需要具备一定规模和严格标准的加工场所。这座茶工坊一部分从政府那儿承租下来,但还不够,压饼车间正在建设中。
中午饭后,我们启程上秧塔山。前一日从江城老彝寨出发时明显降温了好几度,到民乐时并没有感到冷,但当时并未在意。今日民乐又是艳阳天,吃饭时大家都把外套脱掉了。我拿出手机测量海拔,显示仅有1096米;去年我到秧塔时在暖阳家旁边茶园测量过,海拔是1760米。从民乐到秧塔,短短16公里,海拔上升了近700米。
半个小时后当我们到达暖阳家,下车时明显感到凉爽了许多。按照海拔与气温的关系,此时秧塔的气温已比民乐下降了约4℃。
从屋后绕到屋前,拾级而上到院子里,暖阳家一红一黑的两只狗--豆豆和皮蛋懒洋洋躺着晒太阳。
今年暖阳家有机大白毫3月17日首采,这几天每日都能少量采摘一些,头春主要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二三叶两个规格。此时萎凋间的萎凋槽里薄薄地摊着一层鲜叶,不同日子采摘的鲜叶区隔开,形成一个个块面。每个块面萎凋时间不同,发酵度也不同。有的块面发酵度深一些,芽叶背面白毫密集而突显,叶正面颜色由绿色变为墨绿色或浅褐色;有的块面仅失去少量水分,有的则是刚摊开不久的鲜叶······
按照目前白茶的等级标准,暖阳家采摘的一芽一叶属于白牡丹,一芽二三叶属于贡眉。
白牡丹、贡眉的制作工艺有自然萎凋法、复式萎凋法和加温萎凋法。暖阳家采用自然萎凋法制作,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①“开青”:芽叶采回后,均匀薄摊于萎凋槽内纱网上,俗称“开青”;
②“翘尾”:通风良好,勿加翻动,萎凋35~45小时,芽叶毫色发白,叶色由浅转深,叶尖翘起,俗称“翘尾”;
③“八成干”:将萎缩后的芽叶稍作归拢,继续萎凋至含水量为22%左右,俗称“八成干”;
④“九五干”:再将进一步萎缩后的芽叶稍作归拢,继续萎凋约10个小时,此时含水量为13%左右,俗称“九五干”,毛茶制成。
采用上述全自然萎凋法制成的毛茶,品质是最好的,最大限度保留了大白毫的内含营养和自然本味。因为气温和相对湿度的不同,整个过程总历时在48~72小时之间。
院子边晾着两筛已经制好的大白毫,一芽一叶,颜值极高。芽被厚绒绒的白毫覆盖,芽下那一叶背面也满披白毫,正面叶色墨绿,真是名副其实的“绿牡丹”。
再次坐到那“奢侈”的饮茶间,迫不及待要尝一尝2021年秧塔头春之味。估摸着抓取一芽一叶投入盖碗,烧水、润茶、温杯、细嗅,玉溪青花小茶碗之内,大白毫特有的山野鲜香扑面而来。
再次注水,缓缓出汤,端起公杯,依次分给暖阳、小周,最后倒入面前的小茶碗。茶汤入口,第一感觉就是高鲜爽、高甜度,对于秧塔大白毫这种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云南大叶种来说,这样的滋味表现是意料之中的。再加上外观的高颜值,妥妥的一款“三高”好茶;不要忘记,她还是一款高海拔、高净度的茶。
不知喝了多少泡多少杯,暖阳和小周去准备采茶装备了,我又一次端起茶碗,向山谷对面望去,山花灿漫,杯中茶香,再惬意不过了。
突然想给这小小的饮茶间取个名字,不如就叫“阅山”吧~
风在香·转山
2021年3月25日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