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的普洱茶友来说,易武刮风寨的普洱茶生茶,充满了浓厚的神秘和诱惑。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有个地方叫做刮风寨,曾经属于中缅边境最为偏僻的自然村,即使如此,崎岖的山路,若非有人引路,恐怕也很难找到。
当我们驱车几个小时抵达刮风寨,偶遇年轻一代的炒茶师在炒茶,虽然说如今都已经到了智能化,机械化操作的时代,但是刮风寨依旧保持了这种最原始的炒茶方式。
关于刮风寨的古树茶,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备受关注,主要是原因是茶树少,茶叶产量稀少,更重要的是这些古树茶经历了数年岁月磨砺,早就为这些茶叶的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这种色彩愈神秘就愈发让人感觉神秘莫测。 据说如今的春茶,早在去年的年底已经预定完毕,探究一下这些大叶种晒青毛茶有何魔力,也顺便在老班章寨子里好好品一品所谓真正的原产地古树茶。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辖景洪、勐腊、勐海三地,虽然说整个古茶树园面积很大,绵延10多公里,但是在这些大、小寨子的古茶园依旧吸引人注意。 尤其是作为刮风寨,因为远离四周,相对便宜,当千年古茶树被发现,口味被人们开始传播的时候,这才真正的走进人们的视线。
跟着炒茶师一起,轻轻的揉着古茶叶,仿佛是和历史对话,真正的感受到这些经历了百年,千年的古树茶叶,原来居然是这么味道。 清香透彻,沁人心扉。
整个刮风寨如今因为茶叶的销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一改曾经的毫无保障。 就算是花了几百万来盖房,也依旧舍得,而在这里的孩子们,阳光灿烂,也天真而纯朴,如同古树茶一般如初。
如愿以偿,我们来到了主人家里,刚刚下来的春茶,冲泡了一壶。 这绝对是一种难以忘记的味道,从打开茶叶的一瞬间,扑鼻而来的果香味,和所有其他种类的茶叶不同,色香均有很大区别。 看似粗燥的本身,却历经了流年和岁月的磨练,沉淀下来,最终还是停留下来。
就古树茶园而言,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和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和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约有野生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300多公顷,以人工栽培的古茶园居多,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在刮风寨的古树茶,应该是最为古老的分布之一。
一边泡茶,一边聊着过往,这些为数不多的茶叶,分别长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之上,有些遥远,偏僻,难以寻觅,如今茶树分别到各个农户家里,到了采茶的季节,遥远的地方,来回都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路上。 为了一枚茶叶,付出的汗水有时候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这些产自西双版纳深山里的古树茶,没有确切数据表明此茶与其他茶的差异性——地质、气候、水系、环境等等均没有资料显示,但是作为会喝茶的人而言,仅品抿一口也能知道。 这些茶都有着高雅、柔绵、甘甜的共性,但是恰好在共性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在这些不同的山头,因为环境,地理位置,阳光的不同,口感也在发生着变化。
品茶之余,我们便来到了茶园,从开车,走路,沿途都是崎岖的山道,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而对于这些以此为生的茶农而言,却是生活的日常。 阳光下走进茶园,这些古树茶的茶叶上,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浓郁的绿色引人注目。
每年春天采茶的季节都是茶农们最忙的时候,错过这个时间,最好的茶叶也就是错过了。 所以不仅当地人全家出动,甚至远在缅甸的很多人都来这里采摘赚钱,即使这样,在采摘茶叶最忙碌的时候,依旧缺人。
茶叶虽美,茶香引人,却经历了数道工序,最终才送到了每一个品茶客的手中。 跨越了千山万水,经历的不仅只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还有这些常年居住在深山之中,为了这一抹清香驻守的人,为生计,也是为了一份执着,同时也为这一抹茶香。
采摘下来的茶叶,通过第一道工序晾晒,第二道工序的炒茶以后,就开始放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晾制,最终才能形成散茶,一个个茶饼,运往各地。
刮风寨属于易武山区。刮风寨与老挝边界相邻,周围大多是原始森林,所以说里面生态环境还是可以的,刮风寨的茶树大多都与原始森林里的树木混合在一起,所以说产量较低,当时正因为产量低品质好。路途比较偏远不用已开发所以目前刮风寨相对于其他茶叶产地要幸福许多。
刮风寨普洱茶的特点:易武茶以茶香水柔而博得大众认可,刮风寨就跟更是如此了,慢慢饮之甜醇中带着浓郁的蜜香,茶气强劲,苦涩内敛。喉韵绵长。外行喝回甘内行品山韵,在你和进茶汤之时你仿佛能感到原始森林的粗犷与宽广。后期存放味道更佳所以刮风寨也被人说成后期存放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