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一点也许是你未知的,当你手捧一杯普洱茶品饮时,你在享受它的香气、汤色及特有的口感之余,另一种更有价值的物质已经悄悄渗透到你的肌体,将自然界的一种“能量”嵌入你的基因,并积极配合你,拼命抵御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工业的、尤其是化学污染物与病菌对你的侵袭,增强你的抗体,延长你的生命周期。这种观点虽然没有得到更科学的认证,但其立论的依据源于一种科学“猜想”,戓一种科学“假设”。这不是“伪科学”,因为很多科学成果的最初设计都源于看似不切实际的猜想与假设。
4多样性的特征
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在云南也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一个“大家族”。区域不同、地理条件的差异及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也使其形成不同区域乔木大叶种存在差异的特性,虽然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上也表现不同。
这是因为云南在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又因地理、气候的不同,生成的一个个子系统所致。它们之间既相溶于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又因小的子系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以云南的气候为例,它的气候与地形有着惊人的相对应的特性。如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也叫孟湾季风。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在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太平洋季风的主要作用是推动雨带北移,而降雨的水分来自于印度洋季风)。
这就必然促成不同区域的乔木大叶种茶树明显具有本区域特点。而不同区域的乔木大叶种茶树组成的“大家族”,又各有特色,可谓“百花齐放。”很多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不同区域乔木大叶种茶加工成的普洱茶,在隐蔽状态冲泡后,只将冲泡好的茶水给测试者品尝。有一定品饮普洱茶经验的人会轻松说出它们各自的原料产地。这不是神奇,而是在普洱茶较为集中的消费区极为普遍,如广东、香港、台湾等等。他们不仅能品尝出云南不同产地的普洱茶,而且还能说出它们的特色及区别,尽管有些区别是极小的。
如南糯山: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如布郎山: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如巴达山: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如景迈山: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就这方面而言。很多普洱茶的研究者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如将云南普洱茶产区以山头划分,从古代的六大茶山,到现代的二十大茶山。
其实,从消费的角度来看,自古至今,人们对各个区域的茶都存在着不同的偏好,各区域的普洱茶都有自己忠实的“发烧友”。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也发现,人们对普洱茶偏爱又始终没有固定在一个区域上,而是因历史时间的不同,偏爱的区域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出现的普洱茶热点区域的转换,没有一次是因为品质上出现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实际上,它的每一次区域的轮转,都为普洱茶增添新的品种。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对普洱茶开放式品尝的格局。使普洱茶“发烧友”由单一区域茶品的偏爱向多区域与多品种发展,极大丰富了普洱茶的家族。直到现在,你不会在普洱茶“发烧友”(较稳定的普洱茶消费人群)那里,只见到或品尝到一个区域戓一个厂家的产品,而是很多区域及很多企业的不同产品。就这点而言,普洱茶也早己跨入“海洋文化”的层次,与中国大陆有些茶区那种“封闭文化”所体现的孤芳自赏、固步自封有着很大差别。这也就是普洱文化能在广东、香港、台湾生根开花,并能在全国迅速“窜红”的另一原因----文化优势。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云南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体现。云南普洱茶之所以能够延续上千年的历史,除了它的品质外,还能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区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云南特有的地理价值所展示给我们的又一自然启示。毕竟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塑造都离不开特有的地理环境及相关的物质基础。是地理价值多源化延伸的体现。
当然,云南地理、气候及生态多样化并不仅仅表现在普洱茶上。说到这里,我们想起了云南另一种植物----辣椒。辣椒名番椒,原产南美热带地区,是一年生的草本茄科植物。在中国引入辣椒并移植成功之后,中国的很多地区,如四川、重庆、湖南等,都有大面积推广,食用辣椒不仅成了这些地区餐桌的必备品,还融合了一种辣椒文化,每年“吃辣椒”比赛在这些地区轮番上演。但你知道中国最辣的辣椒产自哪里吗?是云南景颇族地区出产的涮辣椒。据测定,它的辣度至少相当于朝天辣椒的10倍,只要把它在汤里涮几下,汤就染上辣味,一只涮辣椒可用很多次。还有云南的野生稻。几乎全国各地从事水稻杂交的专家都来寻觅云南的野生稻谷,将其做为杂交的“母本”。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孤立的,也同样反映了云南特殊地理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云南也许就是这么神奇。
02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是云南大自然给予普洱茶的另一“馈赠”。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谈到发酵,就离不开微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参与。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习惯说法,即普洱茶是后发酵的产物。其实,就普洱茶的发酵而言,从茶叶被釆摘之后,其发酵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
不仅如此,对于微生物种群与群落来说,它对普洱茶参与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发酵过程,而是在发酵前,甚至是茶叶采摘前——最远可追溯到茶树的生长及一次次的发芽,它就已经存在。而且,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分工有序,可谓功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