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知识 > 从原料到成分的普洱茶名词集,入门必看
2017年05月21日

从原料到成分的普洱茶名词集,入门必看

1、云南大叶种

1949年云南茶树种类备受重视,先后被大陆各地茶区引种,因而出现笼统称呼“云南大叶种”。“种”,为生物学分类上的基础单位;云南茶树资源种类繁多,以“云南大叶茶”来统称云南茶种较为适当。市场称呼的“大叶种”、“小叶种”,并非以茶叶长短大小,而是以宽幅比例来区别。

1992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认为大叶茶性状原始,形态特征、生化成分与茶(中国茶)有明显区别,应归入茶系,恢复成“种”,称之为普洱茶Camellia,Assamica(Master)Chang,Assamica(阿萨密)纯属命名问题,与原产地无任何关联。也就是在植物学分类来说,云南大叶茶原属于Assamica(阿萨密),张教授将之独立分类为普洱种。

2、乔木

木本植物分乔木与灌木。乔木特征在于有高耸直立的枝干,分枝部位高,以及有主根系,根系分布较深。茶树为山茶科Theacceae山茶属Genus camellia Linn,茶组Sect,Thea(L)Dyer,乔木植物;从群体种以及野生型野生茶等种生茶树可以明显看出茶树的乔木形态。

3、灌木

木本植物分乔木与灌木,灌木特征没有主根系,侧根发达,根系分布较浅,亦无高达直耸的主干,树冠矮小,分枝靠近地面根颈处。高度人工管理的茶园,为稳定茶质以及便于管理与采摘,多为扦插繁殖之无性生殖矮化灌木茶树;1985年以后,新种植之改良品种多数为扦插灌木茶树。

4、野生茶

以目前历史上记载的普洱茶区共48处之多,遍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地区,古代产区六大茶山集中于现今景洪市与勐腊县;明清全盛时期扩展到景东、墨江、江城、下关、临沧、保山等十多个县市,这是现今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区域;从河域来看,可发现分布于大理以下怒江与澜沧江流域的部分,甚至一直延伸到越南、老挝等,而这些东南半岛国家,在边境地带也采收许多栽培型野生茶贩卖到西双版纳地区。云南野生大茶树从形态特征的成长阶段性来看,可分为野生型与栽培型两种。

5、野生型野生茶

多为乔木。少部分为小乔木,树姿直立高耸。茶叶因种生而容易变异,在同一茶种中,常有多达四五种变异茶种。嫩叶无毛或少毛,叶缘由稀钝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厘米,成叶长可达10—20厘米,叶距较远。因叶片革质肥厚,不易揉捻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主副叶脉粗壮而明显。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许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野生型茶种能适合做茶品者反而较少。品种多属大理茶、后轴茶等。

6、栽培型野生茶

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半开展,树高1.5~3米。因有人工管理,茶叶因种生有时产生变异,在同一茶区中,约有二三种变异茶种。嫩叶多银毫,叶缘细锐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3~5厘米,成叶长可达6~15厘米。灌木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明显。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质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水略薄而刚烈。然而,坊间所认为的栽培型野生茶,多为民国初年以后或是20世纪50年代种植而野放的茶园茶,真正茶龄达数百年的茶树所占比例小。

7、台地茶

分为现代管理之茶园茶,以及人工栽培但无管理之粗耕野放茶。茶科植物种容易变异,为稳定茶菁质量,现代台地茶园管理多以良种茶扦插无性生殖,少有种生苗。2003年以前,高度人工管理的无性生殖良种茶,都属于滇红、滇绿茶园,少用于制作普洱茶原料;2003年底开始普洱茶大为盛行,滇绿与滇青价格贴近,许多茶贩收购改良种绿茶原料以滇青制程制作毛茶。

8、野放茶

早年云南许多晒青茶菁来源多属于野放茶,为茶园经栽种过后少有人工管理,不洒人工化肥与农药,只稍做锄草与翻土整理,现代称之为生态茶,树高约1.5~2.0米.茶种因种生而稍有变异,叶质肥厚、色泽较深。

9、群体种

群体种为早期种生苗品种,为多数变异种的总称,并非一个品种,为1985年以前国营厂茶品主要原料。1985年后因良种茶的大量培植而渐被淘汰;主要特征为叶体肥厚,茶菁色泽墨绿,质量、香浓、苦涩度高,口感介于野生茶与野放茶之间,属于制作普茶之优质茶种。部分茶种一芽一叶呈现紫色,为当地居民称之“紫芽”。

1992年勐海茶厂茶品92方砖、7542等茶品掺有高比例之群体种,1997年香港、台湾茶商订制之“老树圆茶”为第一批群体原始种纯料,2003年勐海茶厂“勐海云梅春茶”、“紫云号”为巴达山、布朗山群体种纯料。

10、良种茶

1951年设立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现保存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607份,为中国第一茶叶数据库,也收集全世界所发现的现有茶种。另于1985年成立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厂,作为云南大叶茶良种繁殖推广中心。精心培育云抗10号、云抗14号位国家级优良品种,长叶白毫、云梅、云抗43号等为省级良种,近几年推广至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等主要茶区。做普洱茶的适合品种,以茶的内涵物中作为氧化、聚合反应基质的茶多酚与氨基酸越多者,保留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越多的较适合。除了上述之外,易武绿芽茶、元江糯茶、运选9号、矮丰等也被许多精制厂视为适合品种。1985年以后云南省所种植的现代茶园品种,以良种茶为主,扩及云南四大茶区。

11、紫娟

1985年,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茶菁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菁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娟”。紫娟茶树属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属于制作绿茶茶种。外型与群体原始种(紫芽)类似,然香气口感差异甚大,并不适合做晒青毛茶。据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生化室分析,由紫娟茶树品种春茶一芽二叶所制蒸青样中茶多酚含量为35.52%,氨基酸3.49%,水浸出物44.58%;夏季红碎茶中茶黄素含量为0.91%,茶红素6.99%,茶褐素5.86%,感官鉴定浓强度得分为34.7分,鲜爽度得分为37.6分。

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体重2.5~3.5千克的家猫进行多次降压试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优于云南大叶种绿茶(29.04%)。

12、螃蟹脚

石斛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以茎入药,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和滋肾明目的功效。治热病伤阴、口干烦渴、虚热不退等症。喜阴凉湿润环境,常附生于阴凉湿润的树上。目前在云南茶区,只发现澜沧县景迈茶区栽培野生古茶树上有生长,当地少数民族用以清热解毒的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