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古六大茶山倚邦曼拱古树茶特点
2017年05月21日

古六大茶山倚邦曼拱古树茶特点

倚邦古茶山茶园主要集中在曼松王子山和背阴山、曼拱、曼桂山、麻栗树、弥补、倚邦老街,习崆,架布、大黑森林、河边村、细腰子。

尽管曾遭受战火的侵袭,但倚邦古茶山至今仍保存着面积几千亩的古茶园,亦有上百亩连片的中小叶种的古茶园,这些中小叶种的古茶园绝大多数为树龄300-500年的乔木古茶树。

曼拱位于倚邦茶山深处。

这里座座险峻秀美的山峰,层层云雾缭绕,茶马古道旁古茶园连绵起伏,枝繁叶茂,飘荡着缕缕茶香。

曼拱一村隶属于象明彝族乡倚邦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北边,距离倚邦村委会5公里,距离乡政府28公里。

国土面积35.70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8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

曼拱源起

倚邦位于古六大茶山的最北端,也是古六区域整体海拔最高的区域,所以倚邦另有别名“倚邦山”,突出高山特点。

古六大茶山,除了易武茶区,倚邦区域的茶产量是排第二的,古语就说倚邦是“茶井”。

明清鼎盛时期,倚邦区域茶树一望无际,茶马古道络绎不绝,倚邦街成了最早的普洱茶中心。

曼拱区域是现有倚邦区域内生态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区域,大黑树林就是曼拱区域中茶质生态最突出的区域。

曼拱是倚邦茶区老茶树保留较多的茶区,曼拱及周围村子还保留下很多老茶园。很多茶树生长在林中,生态环境很好,而且没经过矮化,都成乔木状生长。

在曼拱茶区茶树生长最好的在称为大树林的山上。

大树林也叫大黑树林,距曼拱约4公里,不通汽车,大树林是个名符其实的地方,这里比曼拱要高出100~200米,有很多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森林覆盖率高,茶树生长于林中。

大树林现只居住着两户人家,是兄弟俩,他们的母亲曹慧英是倚邦土司曹氏的后人,距他们的住房一百多米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曹氏家族的这一支系已有8代定居此地就是为傍着茶马古道守着周围的古茶林。

由于位置的特殊,在茶马古道繁忙的年代这里几乎每天人来人往,住宿的、吃饭的、喝水的过往茶商很多。

曹慧英老人已经80多岁,每天喜喝配茶,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谈起茶马古道如数家珍,还能唱山歌。在家旁有一座曹慧英曾祖父曹庆贵的墓,墓建于光绪壬寅年。

曹庆贵的封号是“皇清欶授武略骑尉”大树林属于曼拱村二队,这里约有古茶园80多亩,茶园中小叶种占相当比例。

在大茶树最集中的地方,在约一亩地的范围内长着干径在20厘米左右的大茶树数十株。

由于大树林生态环境好,有茶商用高于曼拱的价格订收大树林的茶。

说到贡茶,除了曼松还有一个地方的茶同样承载了贡茶的历史使命,她就是曼拱。曼拱古茶质味独特、茶感开阔、茶香迷人,古茶树保存相对完整,没有被过多的人为干扰,目前也是倚邦存留古树茶最多的地方。

曼拱区域人口比较少,曼拱队、二队等区域,都很少人居住,故极少干预到茶树的生长,茶质量能够保持很高标准。

这里也给大家配上倚邦街背靠曼拱区域的村社图,大家可以看到倚邦街的建筑较为明显,其余曼拱区域,都只有少量建筑,甚至有部分很原始的建筑。

曼拱早期只是寨子,后期逐步发展,现在已经叫曼拱村。

曼拱到2020年为止,一共是登记有76户人家,分了一队以及二队,总计360余人。其实整个曼拱,也就等于城市一栋小楼的人口而已。

茶马古道是见证倚邦历史的珍贵文物,整个曼拱区域都几乎遍布明清古道痕迹,这也证明了曼拱茶质优秀,已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印证。

曼拱因为茶质出色,经济效益显著。为方便茶叶外运,三年前,村里已经从土路,慢慢铺上4米宽的石子路,现在又把修柏油路的计划提上大事日程。

倚邦茶的特征是: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曼拱一村普洱茶特色:

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来源:友趣味茶号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14052416435941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