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荼与茶
2017年05月21日

荼与茶

今天,假如哪个中学生把“如火如荼”念成“如火如茶”,必然会闹得哄堂大笑。殊不知,荼和茶原本是一个字,到中唐时期才开始变化。顾炎武先生《日知录》卷七,有一则“荼”,引经据典地加以说明。他的《音学五书·唐韵正》讲述得更加完备。不仅注明了荼的古音为凃,以及音韵变化,他还以亲身经历举例说,当年北游山东,在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名,发现大历十四年所刻的“荼药”,贞元十四年所刻的“荼宴”,都是荼字。而其他地方所刻的“荼毗”“荼椀”碑也作荼字。然而柳公权书《玄秘塔碑》、裴休书《圭峰禅师碑》,就减少一划,成为“茶毗”了。这,已经在中唐以后。

荼,大致有三种解释。顾炎武引了《困学纪闻》《尔雅》《释草》《诗》等说法,一是苦菜,吃起来苦,却其甘如荠。二是开放白色花朵的茅草。有女如荼,如火如荼,正是借以形容旺盛、热烈;三是圆叶类植物。“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人们渐渐地知道这种叶子是可以取之为茗的。茶茗,显然是人们亲近自然的结果。

《唐书·陆羽传》曰:“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顾炎武在“羽嗜茶”三字后作了注解:“自此后,荼字减少一划为茶。”随着陆羽《茶经》被人们广泛接受,茶字便在中唐后取代了荼字。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湖南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陆羽说:“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这意味着茶陵是一个与茶叶关系十分密切的地方。茶陵俗称荼王城,是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之为荼陵县。长沙曾经出土一枚汉印,刻有“荼陵”两字,这枚石刻印成于汉武帝时,是迄今发现较早的有关“荼”字的实物印证。这证明“荼”字正是“茶”字的初始写法。然而,出土的汉代后期竹简上,却有如是记载:“我灵座上,唯设糕饼,茶饮,果酒可矣。”这段竹简说明,最迟在汉代后期,“茶”字已经正式出现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汉代这个字还处在“荼”“茶”通用的状态,到了唐代中期才正式定型。

顾炎武引用了《茶饮》序言的话:“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知,害远难见?”以及黄庭坚《茶赋》中的观点:“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之盐,勾贼破家。”茶,对于人并非都是益处,饮用不当也会损削人的元气,造成终生伤害。他说,南方人往往有茶癖,而不知道它的危害,注意养生的人应该引以为戒。

唐宋以来,中国不少地方常常在烹茶时加点盐,有“芽茶得盐, 不苦而甜”的说法。黄庭坚则在《茶赋》中提出以调味的方法,来解决饮茶产生的副作用。

顾炎武记述了有一个叫常伯熊的人,因袭陆羽的茶论,到处推广饮茶的功效,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很多少数民族开始用马匹作运输工具,买卖茶叶。到了明代,还专门设立茶马御史。这不难想见茶叶在彼时社会生活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1400多年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以马帮的形式,将云南的普洱茶带进了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又将这些地方的特产带回国内,开辟了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之为“茶马古道”。这条古道,曾经带来了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辉煌。如今,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茶叶、茶具、茶文化所承载的功能,仍然将发挥其神奇的作用。
 7581787_115206538179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