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云南凤牌凤庆滇红茶三记(2)
2017年05月21日

云南凤牌凤庆滇红茶三记(2)


赵楚铭带着建筑团队,仔仔细细丈量着茶厂的每一个角落,想设计出既实用又有美感的厂房,能够兼具功能性与美观度。到后期,赵楚铭已经记不得自己画过多少张设计图,只记得他几乎每天都要推翻自己上次的想法。就这样反反复复,从一张张图,再到一根根木料、一块块砖,最终是一间间厂房......
1952年,当赵楚铭领着家人从昆明出发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想到,全家这一来,就是一辈子的事。可凤庆茶厂需要他,他也就顺其自然的留了下来。这个偏僻、宁静的小县城不仅给予他工作上极大的价值感,也给予了他圆满家庭的幸福感,他参与设计建盖的凤庆茶厂,如今,成了凤庆历史上宝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这个上海出生、昆明成长,经历过父母双失、战乱纷扰、命运多舛的苦命娃儿,最终在凤庆停驻脚步,然后将自己一生所学,都奉献给凤庆,奉献给滇红茶业。 凤庆茶厂旧址
滇红三记:冯绍裘请我喝滇红  段天锡
1938年冬,这天早上,段天锡刚进办公室,隔壁的冯绍裘就过来请他过去喝茶,而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段天锡不禁好奇,认识冯绍裘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还是能感觉他是个性情内敛、沉稳的人,今天居然如此溢于言表,莫非是做红茶有进展了?
段天锡的猜测还是有些保守:冯绍裘不仅仅是有进展,他是已经把红茶做出来了。
段天锡和冯绍裘熟悉起来就因为茶,段天锡在顺宁县教育科上班,他家里有茶园,他自己对制茶也很有兴趣,工作之余会自己琢磨做茶功夫,冯绍裘就在段天锡隔壁建设科办公,段天锡听说他是个茶学专家,偶尔在楼道遇上,冯绍裘显得十分谦和有礼,在听说段天锡也喜欢茶之后,还跟他有过几次关于云南大叶种茶的探讨。段天锡发现,冯绍裘茶学知识非常渊博,也是从冯绍裘那儿,段天锡了解了祁红、宁红。
就在那天早上,20岁的段天锡喝到了第一杯滇红茶,当时的他,没想到,这杯红茶,将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援,将为顺宁的历史,书写一段关于茶的伟大篇章。
第二年起,段天锡很少见到冯绍裘在建设科办公室,他听说冯绍裘正在忙着顺宁实验茶厂的筹建事宜,这也是顺宁城里的一件大事。冯绍裘在顺宁城招木工,招做茶熟练工,段天锡周围的不少亲戚朋友都被招聘进去,厂里给的薪水很不错。一时间,能到顺宁实验茶厂上班,成了顺宁城老百姓面上有光的事情。盛易祥。
段天锡再见到冯绍裘,是冯绍裘邀请他来上自己办的免费茶技培训班,学习制作滇红茶。在这之前,顺宁人都只会做晒青毛茶,也谈不上做茶工艺,所以茶质虽好,但品质粗糙,冯绍裘为了提升红茶品质,在茶厂开了一个免费培训班,招收了城区附近的70多个茶农代表,跟冯绍裘学习摘茶、萎凋、揉捻等工艺环节。
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茶农们都掌握了红茶制作的流程与关键,按照冯绍裘的教学计划,掌握这些知识的茶农,回到自己村社之后,又以现场培训的方式,教给更多茶农知道。就这样,滇红茶的质量,从源头起就得到了很多的把控,村里开始有了茶叶初制所,便于村民摘好茶叶之后,当天实现粗加工。冯绍裘把收购的原料价格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越发强,顺宁出现了种茶制茶热,大家过上了那个特殊年代里,难得的好日子。段天锡家的茶园,也给家里人创造出了最大的价值。
为了提高滇红茶产量,冯绍裘自己设计揉捻机器,沿用自己在祁门红茶初制机械设备的原理,做细化改良,画出图纸,到昆明定做,然后再找当地木匠做出揉捻板,成了“三筒式手揉机”,以及脚踏与动力两用的烘茶机等等。新的机器一上马,滇红茶不止品质得到提升,产量也大大加强。第一年,顺宁实验茶厂试制出滇红茶十六吨多,这些滇红茶,由马帮托运,沿顺宁鲁史古道,经滇缅公路运至香港,再由香港出口伦敦,从此,滇红茶凭借优异的红茶品质,换回了大量外汇,支持着抗日战争。顺宁城的居民,包括段天锡在内,都为自己家乡的茶,能为国分忧,感到十分自豪,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好好种茶,好好做茶。
几年后,段天锡依然在从事教育工作,冯绍裘离开了顺宁,回到总公司。再到解放后,顺宁改名凤庆,1952年试验茶厂也换了新的名字——凤庆茶厂,并扩建为前所未有的规模,吸引了更多的外地专业人才的到来。滇红茶,让这座小城充满了勃勃生机。
2019年,已过百岁的段天锡老人,成了凤庆知名文人、历史见证者,他自己都说不清,有多少人、多少媒体,采访过他关于滇红关于冯绍裘的往事。闲时喝茶,他也还是会想起冯绍裘教给他的工艺,想起他年轻时,用这套工艺做出汤色明亮、茶香扑鼻的滇红茶。不管经历多少世事变迁,喝着滇红茶,段天锡常回忆起的,依然是1938年的那个冬日,他在建设科喝到的史上第一杯滇红茶,以及冯绍裘那兴奋喜悦的表情...
也是从那天起,凤庆就有了一个注定要被后人铭记的名字——“滇红之乡”。
 2007127192947377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