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詹英佩专栏:云南人何时开始做发酵茶?
2017年05月21日

詹英佩专栏:云南人何时开始做发酵茶?

范和钧、李拂一说佛海紧茶时都说到发酵,除了范和钧、李拂一的说法外,还有紧茶发汗说法,1951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团在西双版纳做社会调查,留有调查报告,其中关于车佛南的茶叶一文中写到:

紧茶:茶庄收购散茶后,即以大量的细黑条做包被——俗称面茶或梭边,以粗黑条做底——俗称高品茶或二届茶;以老茶做心子,制时依次将三者放入铜制筒子内待蒸热后,用布揉制成锥形,各为“锭”,然后堆置使其发汗即可出售,每锭干紧茶重6.5两。佛海最盛时曾年产紧茶15000担,占茶叶总量80%以上(见云南省图书馆藏书,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

这篇文章记于1951年5月说紧茶堆放是为了使其“发汗”,估计“发汗”是民间的说法,与范和钧、李拂一说的“发酵”是一回事。

佛海(勐海)留下了发酵茶的史料,我们再来看易武留下的线索,易武同庆号茶庄留下了一张70年前的红色龙马商标,那商标上的文字写有产品介绍。其中有那么几个字不知茶人们是否注意到“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芳香”,水味红浓应该指的汤色红浓。今天卖普洱茶,喝着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没有人工发过酵的紧茶,包括七子饼茶、砖茶、沱茶在内,三五年的时间汤色时不会出现红浓的。盛易祥。

从同庆号的商标上产品介绍来看似乎也有泼水发酵的可能,或者是同庆号买的原料也有轻微发酵即李拂一先生说的筑在竹筐中的洒过水的“筑茶”。关于洒水“筑茶”的事,笔者2003年在江外的乐山采访时也听老人们]说过,攸乐山的老人们讲,当年易武人来攸乐山买茶,驮走时要在干茶上洒些水。

笔者近两年从史料上看到一些有关云南发酵茶的记载也感到有些迷惑,范和钧先生和李拂一先生所记述发酵茶与今天的渥堆发酵茶是否有相同之处,或者就是一回事,或者只是一种改进,或者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笔者说不清道不明,还得请各位专家、学者、制茶人、饮茶人来评说。

但有一点我们敢肯定,茶叶发酵的说法(不是红茶发酵)李拂一先生在他1939年3月写的《十二版纳志》中已提到,加工紧茶洒水使其发酵的方法八十年前云南已有之(干茶上洒水使其发酵与制作红茶不同)。

另外,有确切资料作证,抗战时期国民党93师长期驻佛海,93师几乎全是广东兵,抗战结束后还有个别93师军人在佛海开茶庄,佛海人如何做发酵茶,广东人能一点不知道吗,西藏人喜欢喝有黄霉点的发酵紧茶,那历史已经有70多年了。

做发酵茶到底是广东人发明的还是云南人发明的还是哪位专家首创的各方人士都可发表高论,笔者在此唯一的希望就是各位与研究、制作发酵茶有关联的专家、学者、茶人们不要误解我的文章,更不要责怪我牵出历史沉事引发发酵茶为谁所创之争,笔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介绍和展示普洱茶发展中的一些史实。

我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普洱茶的历史资料推介给大家,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普洱茶,有更多的人来挖掘、整理、研究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决无否定谁和质疑谁之意。(本文节选自《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作者:詹英佩)
 26.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