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深度解析:普洱茶文化的三大毒瘤
2017年05月21日

深度解析:普洱茶文化的三大毒瘤

一、陈年老茶文化

陈年老茶文化是指针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特征,对陈年老茶的过度宣扬,推出许多诸如“88青”、“水蓝印”、“小黄印”、“大黄印”、“红印”、“宋聘号”、“龙马票”“可以兴”等等一系列的名词和产品,对它们的滋味、口感、功能加以过度描述,以达到夸大价格的为目的的一种恶性炒作。

二、山头文化

山头文化是指利用古籍中一些关于普洱茶产地的记载,经整理加工,精心包装部分典型产地,把这些特定产地的原料价格推向极端。最臭名昭著的口号就是“班章王,易武后”。

三、大树茶文化

大树茶文化是指过度鼓吹产量不到5%所谓大树茶,充分肯定大树茶品质的同时强调它的稀有性和采摘难度,以达到高价出售的目的。

这三种文化在普洱茶的前期推广过程中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成绩还是要肯定的。但它们对普洱茶进一步发展的毒害也是非常可怕的,我总结了这三大毒瘤的几个共同特点,来帮助大家认识它们的真面目。

1、无法辨识。

也就是说,消费者处于性息不对称的那一头,你手上不论是收藏有多少陈年老茶还是某某正山的大树茶,只要有,你肯定是被骗了!——不要拒绝承认!勇敢面对现实吧!买茶的时候卖茶的教你怎么判断了吧?都是假的,没法判断才是真的!书上也是这么说的吧?书就是卖茶的老板写的,他说真话你还买吗?不过不要难过,至起码你今天知道真相了,总比一辈子被骗强吧!再者说了,只要茶不难喝你还可以接着喝,不过就是喝茶的时候很难象从前那样意淫而已!

在普洱茶面前,只有盲人摸象是真的,剩下的都是假象!

普洱茶的陈期没办法判定!这是普洱茶的一代宗师邹炳良说的。有人请教过邹老,问普洱茶的陈期能看出来吗?回答说看不出来。又问,那么品一品能判断吗?回答说也不能。再问,普洱茶的陈期到底怎么判断?回答说没办法。为什么会没办法呢?因为普洱茶存放在不同的地域会经历不同的气候环境,发生不一样的转化,所以任何人都只可能认识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无法作为经验判定的依据。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把普洱茶的陈期判断神秘化,我相信它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当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先生都很谦虚的时候,请大家一定不要把那些讲得头头是道的“砖家”看成是智慧,应该是无知和无畏的成分多一点。

也有人提议用考古用的“碳14”来测定普洱茶的陈期,可惜提议的人不清楚“碳14”的误差远大于我们已知的最老的普洱茶,范围不合适。所以说无论是凭经验还是靠仪器,我们都无法准确测定一款普洱茶的准确年限。

具体产地的判定也不太可能。首先我们要知道云南有多少茶山,云南产普洱茶的县市大约100个,按一个县10个乡,一个乡10个村公所,一个村公所1座茶山算,云南就有一万座茶山。而这些万分之中,易武也好、班章也好,不论是那座名山,都没有一个标志性的数理指标,比如说某特定产地的茶叶的某种物质含量是多少,而且只有此地的茶叶有这个特点,那就比较简单了,用仪器一检测就全清楚了。可是没有这样的指标。

再者说了,一座山按高度分山顶、山腰、山脚,按方位分阴阳面,那么山头文化有以哪部分为标准?如何区分,区分的意义有多大?别说分不清,分清了也会把茶客吓跑的,好几万种啊!何况山又连着山,地域界定模糊。盛易祥。

那么云南茶叶特有的“地域香”这一特征难道对这个判断产地没有帮助吗?当然有,但这种通过香气、滋味判断产地的方式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说,大致方位还是可以做到比较准确的,但也只能是大致。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两眼一抹黑。

所谓的大树茶有两大类,一类是人工种植放养的,简称野放型;一类是原生野茶树,简称野生型。对于野生型茶叶的判断倒是有一些规律可循,至起码我个人认为有把握做到,有兴趣的朋友我会在其它文章中具体介绍我的方法。而对于野放性茶树的判断,还是迷雾重重。

这要从野放性茶树的成因说起,其实野放性茶树并非野生而是人工种植之后放弃管理的所谓放养型。这种做法在80年代初的时候还遭到过农业部有关专家的批评,主要是对粗放管理不太满意。不过那些专家没想到这些粗放管理的茶叶在20年之后备受推崇。但也从侧面说明,“野放”并非云南茶农客意所为,而是茶叶实在卖不出去而不得已为之。野放型茶树与其它人工种植的茶树的最大不同就是树状的不同,野放型茶树因放弃管理而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长成大树,又被称为大树茶;而人工管理到位的茶树因修剪、采摘及时树状呈灌木状,又称灌木茶、台园茶。而要一片已经被采摘晒干的茶叶来推断还原它在被采摘之前是来自于大树还是灌木,谈何容易?!

大树茶与灌木茶还有一点不同就是树龄不同,那么能不能通过树龄的判断来得出答案呢?通过资料检索我找到三种测定树龄的方法:年轮法,间接法和目测法。年轮法适用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对云南茶区不适用,云南四季不分明,年轮生长级不规律。即便适用也得伐倒茶树,但看茶叶还是没有用,排除。间接法是通过树木枝干表面的寄生植物推断树龄,适用范围是树木表面覆盖的部分没有人为破坏的原始外观保持完好的树木,不适用于被多次采摘的茶树。目测法要求被测定树木的树龄小于测定专家的年龄,对三北防护林比较适用,不适用于云南的野放茶树。由此看来,不但通过茶叶推测树龄不可行,就连到树下近距离测定树龄都会有很大的偏差。这也许就是云南“茶树王”树龄屡次被刷新的奥秘所在。

2、这三种文化的原产地都不在云南,对于云南而言,它们是舶来品。

准确的说它们的发明者都来自台湾或香港。为什么云南原住民几千年的文明史都搞不懂的问题让这些“台湾学者”“香港茶人”短短十几年就搞的清清楚楚呢?其实不是云南人搞不懂云南茶,云南人真正搞不懂是市场经济、是消费者的想法,而这些刚好正是“学者茶人”所擅长的。他们是根据消费者的幻想来编的故事,所以消费者爱听,越听越觉着舒服,真象是那么一回事!其实心理学的成分大于茶学的成分。

云南人存老茶,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品饮,更多还是为了一种治拉肚子的功能性饮料。云南有几千年的饮茶的习惯,但并没有品饮陈年普洱茶的传统。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特征被学术界认定,大约是在1978年。1994年,在云南召开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邓时海教授带来的报告题目是《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可见当时云南对陈年普洱茶普洱的无知。茶品饮理论的建立,应该以1995年邓时海的《普洱茶》一书出版为标志,我认为普洱茶应该是在插上功夫茶的翅膀之后,才从一种功能性饮料过度成为一种大众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