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云南茶马古道:普洱茶贸易运输的古代“高速公路网”
2017年05月21日

云南茶马古道:普洱茶贸易运输的古代“高速公路网”

云南的历史总是与路有关,五尺道、蜀身毒道、茶庵鸟道、茶马古道,道路串联起来了当地人对于先辈历史的记忆。在崇山峻岭、地势复杂的西南地区,茶马古道好比古代的“高速公路网”,将一个个古茶镇串联起来,其上“飞驰”的马帮,不仅将普洱茶运往了世界,还为云南刻下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

茶马古道源于西南地区民间自发形成的贸易互市,早期主要是以马易物。到了唐宋时期,随着茶叶饮用的盛行以及煮茶烹茶之法传入藏族地区,开始有了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自此一直到民国时期,这些古道成为了西南地区汉藏交流,甚至是与东南亚交流的重要交通商道,而“茶马古道”也因此而得名。

广泛意义上讲,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不止一条,比如有记载的陕甘茶马古道、陕康藏茶马古道,是以陕西商人为代表的内地贸易路线西行的主道。然而历史更悠久且更出名的茶马古道要数川藏、滇藏这两条。每条主道与区域内的各支线一起编织了一个巨大的西南贸易交通网。普洱茶原产地区的茶叶产销重镇就是滇藏茶马古道贸易网上一系列重要的节点,从产茶、采购到贩运都始自这里。而产自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则从茶马古道这条条古代“高速公路”,或作为贡品传入清朝的宫廷,或是化作藏胞毡帐飘出的浓郁的酥油茶香……古代“高速公路网”——茶马古道

明清时期,改进制茶方式后的普洱茶不仅口感更醇厚,且更便于运输,因此逐渐成为茶马古道上的明星产品。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直到北京的官马大道。清朝时期的普洱贡茶就是经由这条路由骡马运至昆明的。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年间,这条古道向南逐渐延展,从思茅,再到车里(景洪)、佛海(勐海)辗转出国到缅甸,当时许多老字号茶庄都从这里出口普洱茶。而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佛海则更进一步发展成为近现代普洱茶产销重地。

茶庵鸟道

普洱城北的“茶庵鸟道”就是留存下来的一段茶马官道,路面“五尺”是官道标准尺寸,以青石板铺就,因为曾是古驿站“茶庵塘”所在,因而得名。建成官道前,尽管鸟道已通行,可沿途却十分险峻,“崎岖鸟道锁雄边,一路青云直上天”正是对此的真实写照。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为了方便普洱贡茶进京,先在这里修建了两米宽的“官马大道”,直到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才得以完全竣工,有了现在看到的规模。从此,这里不仅是普洱贡茶进京的必经之路,从普洱县城出发销往各地的所有茶叶都要从此经过,之后再经过孔雀坪、过把边江渡口,从墨江、玉溪到达昆明,全长580多公里,沿途还设有哨所、汛、塘等进行严密的防守。

另一条重要的古道是从普洱县城往西北出发,经过下关、丽江和中甸(今香格里拉)从滇藏茶马古道进入藏地,到达拉萨后再由藏胞经营的大马帮将茶叶运到到尼泊尔、印度等国。此外,接通南亚国家的古道还有江莱茶古道、旱季茶古道以及勐腊茶古道,都是从普洱出发,可见在当时普洱地区不仅是重要的茶叶产区也是云南地区茶叶货物的集散中心。茶叶首发、中转站——茶马古镇

如果说这些主干与支线交织的茶马古道是古代云南地区鲜活历史的血脉,那么星罗棋布在古道上的易武、普洱、攸乐、云南驿、腾冲、丽江等古村镇更是茶马古道的灵魂所在。

在谭其骧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曾经标出唐朝时期,易武被称作“利润城”

易武古镇自唐宋以来就是六大茶山中最大的制茶中心和运销地,尽管当时这里的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民间,但市场却很繁荣。茶马古道也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动荡而中断。据考证,易武在唐朝的南诏时期就被称为“利润城”,可见当时的贸易规模不小。到了清朝,这里被划归普洱府,而普洱府的设立以及普洱茶作为贡茶后,随着雍正朝后期汉族移民的迁入,带动了当地制茶工艺的发展与普洱茶品质的不断提升。普洱茶作为贡茶,在清朝占据了贡茶的很大比例,而这些普洱贡茶,则又以易武所产之茶为多。

示意七子饼茶

而关于易武贡茶,更是有段不得不说的故事。明末清初,由于战乱的影响,许多汉族百姓南迁往云南移民谋生,因此也有了“穷走夷方,急走场”的说法。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的劳动力,更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勐腊县志》中就记载了雍正年间石屏等地的汉族迁居到勐腊后,对树林茶进行改造,开山种茶,建立茶园。原本以野生茶株为主的自生自灭型茶园,正是在乾隆嘉庆年间开始过渡到栽培型的茶园。

同样被改造的还有对茶叶的加工程序。后来成为贡茶的“元宝茶”就是因此而产生的。至今易武的当地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雍正年间从石屏宝秀宝山街来的移民刘汉成,到了易武不仅开辟了上百亩的茶园,还创制了新的制茶工艺。

以往制茶,一般都是采摘茶叶后直接入锅炒制,等到变软凋萎后,再揉搓成条状,晒干或者晾干,雨天的时候微火烤焙干制成粗制的青毛茶。一般这样的散茶就直接装麻袋卖给茶商,再托运到普洱卖掉。从这个制茶过程来看就知道,这些茶叶不仅优劣难分,好茶次茶混杂,而且还难以运输,不易存放,唯一仰仗的就是这里的山水养出的野生茶叶。盛易祥。

刘汉成则是将这些茶叶分选、拼配、装筒、蒸茶、揉圆、紧饼、解袋、包扎,经过这八道工序,普洱茶已经不再是之前的粗制,而是“条索紧卷,龙尾凤尖”,这些茶叶都被蒸压定型做成规格一致的饼状,七饼一垛用竹笋叶包裹,也就是流传至今的易武“七子饼茶”。乾隆年间开始运往京城的贡茶就是“七子饼茶”,乾隆曾作诗“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说的就是作为贡品的普洱茶了。

到了清朝末年,光是易武一个镇就有30多个大茶号,在清末民初,单是易武普洱茶的年出口销量最多曾达到6000多担,同庆号、乾利贞号还有车顺号等茶号也都声名远播。而易武成为普洱茶区最大的加工基地。滇西和川藏的茶商都来到易武购茶,易武街上也常常是“人喧马叫,骡马塞道”,从普洱、大理、丽江来的马帮驮着易武的茶叶,送到滇西北的滇藏茶马古道上,入西藏,出印度。易武当地的茶号也有自己的马帮或者是牛帮,驮着普洱茶南下到越南、缅甸、香港,再由海上销往日本和欧洲。至今在茶马古道的许多遗址上都可以看到当年一个个过往商队留下来的马蹄印,而当地的马帮文化至今都留存在当地人对繁荣过往的回忆与描述中。如果你有时间去到易武古镇,易武老街上的青石板上,马蹄留下的印记犹在,而当年马帮结队出发之处的公家大园,会让你抚今追昔,思绪联翩。